首页 >  健康资讯 >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有哪些 正清风痛宁片和追风舒经活血片能一起吃吗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有哪些 正清风痛宁片和追风舒经活血片能一起吃吗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5-11 11:13:00 手机版

正清风痛宁片和追风舒经活血片能一起吃吗

一、药物1、追风活络丸:功能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每日3次,每次3片。2、疏风定痛丸:功能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强筋壮骨,适用于关节肌肉酸痛,遇寒加重,关节屈伸不利,肢体重着,四肢麻木,腰膝酸软者。每日2次,每次1丸。与疏风定痛丸功用相类似,用治风寒湿痹而偏于风寒的中成药还有:风湿骨痛片、九味羌活丸、小活络丸、祛风舒筋丸、换骨丹、稀莶丸等,临床均可选用。3、寒湿痹冲剂:功能温阳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肢体冷痛沉重,或肿胀,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沉迟者。每日2~3次,每次10~20克。与寒湿痹冲剂功用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活络丹、舒筋丸、活络丹等。4、湿热痹冲剂:功能疏风清热,利湿通络,适用于关节肌肉酸痛,关节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近,得冷则舒,伴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者。每日2~3次,每次10~20克。与湿热痹冲剂功用类似的中成药还有: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当归拈痛丸等。5、淤血痹冲剂:功能活血化淤,通络止痛,适用于关节刺痛剧烈,拒按,或久痛不巳,痛处不移,局部肿胀可有硬结,或淤斑,伴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脉细涩者。每日2~3次,每次10~20克。与淤血痹冲剂功用类似的中成药还有:百宝丹、跌打丸、骨刺丸、舒筋活血丸等。6、祛风止痛片:功能祛风止痛,散寒除湿,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适用于关节疼痛重着或麻木,遇阴寒天气疼痛加重,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者。每次6片,每日2次。痹证日久兼见肝肾不足者,还可选用健步虎潜丸、金刚丸等,以祛风散寒,补益肝肾。7、独活寄生丸:功能祛风除湿散寒,补气血,益肝肾,适用于腰膝酸软而痛,关节酸楚,屈伸不利,喜暖恶寒,肢末欠温或麻木不仁,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加黄酒少许,空腹冲服。具有类似功用的中成药还有:薯蓣丸、人参再造丸、再造丸、回天再造丸、补肝丸等。8、正清风痛宁:功能祛风除湿止痛,用治各种类型的风湿性关节炎。片剂每片20克、:每日3次,每次20―40克,若无不良反应,3天后改为每次100克。针剂每安瓿2ml含50克、:每日肌注2次,每次25克,若无不良反应,3天后可改为每次肌注100克。可连续用90天。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10种:1、风湿寒痛片药物组成:青风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黄芪、黄芩等。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主治: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稳定期。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过20片、。每日2~3次。2、痹苦乃停片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功效:祛风除湿,温通化阳,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偏重者。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儿童酌减。3、麝香丸药物组成:川乌3枚,地龙5条,全蝎、黑豆各21个。制法:上药俱生用,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效: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风寒偏盛者。症见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咬,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疼痛。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温酒下,每日3次。4、血痹大易方药物组成:萆、山药、牛膝、泽泻各60g,地肤子、白术各15g,干漆、蛴螬、狗脊、车前子各5g,茵陈3g,山茱萸16g,干地黄75g,天雄5g。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益肝肾。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邪偏重。症见疼痛,游走无定处。用法用量:每服10丸,每日3次,温酒送下。用量亦可适当增加。5、防风丸药物组成:防风、羌活、桂心、茯神、人参、炒枳壳、酒牛膝、五加皮、麦冬、元参、薏苡仁、生地黄、芍药、丹参、槟榔各60g,大黄、炒松子仁、木香各15g,磁石火煅醋淬7次、适量。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益气养阴。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偏盛,证见关节疼痛,红肿,微热等。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温酒服下,每日3次。6、痹隆清安片药物组成:萆、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定痛。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偏于湿热者。用法用量:每次5~7片,每日4次。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食前酒送下,食干物压之,每日3次。7、虎骨丸药物组成:乳香、没药各另研、、赤芍药、熟地黄、当归、虎胫骨酥炙黄、、狗骨代、各30.g,血竭15g。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木瓜一个,切破去子,纳以上药末在内,以麻线缠定,勿令透气,好酒适量煮,酒尽取木瓜,去皮研如泥,更入熟蜜少许,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效:养血活血,通经活络,宣痹止痛,强壮筋骨。主治:经络凝滞,骨节疼痛,筋脉挛急,遇阴寒痛甚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温酒下。每日3次。8、昆明山海棠片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每片含相当于生药5g。功效:续筋接骨,祛瘀通络。主治: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期。亦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用法用量:每次2片,每天3次,饭后服。9、益肾蠲痹丸药物组成:地黄、当归、淫羊藿、骨碎补、蜂房、全蝎、蜈蚣等。功效:益肾壮骨,蠲痹通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关节疼痛、肿大,屈伸不利;或僵硬畸形、肌肉疼痛、瘦削、腰膝萎软者,不论寒热虚实均可服用。用法用量:成人每服6g症重者可加至12g、,每日3次,食后服用,儿童酌减。10、活血丹药物组成:熟地黄、当归、白术、白芍、川续断、人参各30g。制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补益肝肾。主治:遍身骨节疼痛。服法:每服100丸,每日3次,温酒送下。

最近更新

  • 颌骨矫正手术需要多少钱颌骨矫正手术需要多少钱

    颌骨矫正手术的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来说,其价格范围在2万到8万元左右。这个范围涵盖了不同类型的颌骨矫正手术,包括上下颌骨前突矫正、地包天矫正等,同时也考虑了手术复杂度、医院和医生的选择...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

  • 脚背一弯曲就疼什么原因脚背一弯曲就疼什么原因

    脚背一弯曲就疼,可能是由于腱鞘炎、扁平足、足底筋膜炎、神经痛、腱鞘囊肿等原因引起的。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腱鞘炎:由于过度使用足部导致...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

  • 平躺腰部垫东西腰痛的厉害了平躺腰部垫东西腰痛的厉害了

    平躺,腰部垫东西腰痛的厉害了,可能与腰垫高度不合适有关,也可能与腰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因素有关。确定原因以后需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腰垫高度不合...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

  • 腿虚腿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腿虚腿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腿虚腿肿,可能是体位原因、过度疲劳、感染、疾病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改善生活习惯、休息一段时间,如不缓解建议到医院就医,通过心脏、肾脏、肝脏、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以明确诊断,然后对症治疗。具体...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

  • 大脚趾关节肿痛什么原因大脚趾关节肿痛什么原因

    大脚趾关节肿痛,可能是过度劳累、外伤、拇外翻、骨刺、痛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1、过度劳累:如果长时间行走或错误的运动姿势,...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

  • 骨刺怎么治疗最好最快最有效骨刺怎么治疗最好最快最有效

    骨刺治疗没有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治疗骨刺的方法多样,包括保持健康体重、使用止痛药物、进行物理治疗、口服药物和手术治疗等。为了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并在医生指导下...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

  • 腿走路没有力气发软走路打飘腿走路没有力气发软走路打飘

    腿走路没有力气发软、走路打飘,可能是剧烈运动、低血糖、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导致。不同的原因,处理方法不同,建议先去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后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具体情况分...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

  • 腰间盘突出能开空调吗腰间盘突出能开空调吗

    腰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可以开空调的,但应当避免空调直吹腰部,也要限制开空调时间,避免造成腰部肌肉损伤。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通常会引起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

  • 胳膊疼是什么病的前兆胳膊疼是什么病的前兆

    胳膊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前兆,包括肌肉劳损、神经受压、关节炎、心脏病和骨折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肌肉劳损:胳膊疼痛常见的原因...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

  • 颈椎病会引起说话口齿不清吗颈椎病会引起说话口齿不清吗

    颈椎病一般不会引起说话口齿不清,可引起头痛、头晕、上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口齿不清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也有可能与面神经炎、脑梗死等因素有关。患有颈椎病以后,通常会压迫脊髓、交感神经、椎动...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