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肝功两项能检查出乙肝吗

肝功两项能检查出乙肝吗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5-07-14 13:44:56 手机版

乙肝即乙型肝炎。肝功两项即肝功能两项,通常是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项是肝脏的酶学指标,它们通常是反映肝功能有无肝损害及肝脏的损害程度,可以反映出肝细胞是否存在炎症,但并不能确定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乙型肝炎需要进行乙肝五项(即乙肝两对半检查)等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都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会大量释放入血,引起血清中异常升高,临床可用来判断肝脏代谢功能、肝脏受损情况以及肝脏受损的严重程度,可用来辅助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但无法确定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因此不能单纯依靠肝功能两项检查来诊断乙型肝炎。

临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需检测乙肝五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等检查。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阳性或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超出正常值上限,则说明是感染了乙肝病毒。如果肝功能是正常的,说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如果肝功能异常,就说明是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最近更新

  • 塞来昔布胶囊的作用与功效塞来昔布胶囊的作用与功效

    塞来昔布胶囊,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炎症和疼痛症状。具有缓解疼痛、对抗炎症、改善关节功、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手术需要等功效与作用。若...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 吡非尼酮吃多久可以停吡非尼酮吃多久可以停

    吡非尼酮的使用疗效并不确定,可以根据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组织纤维化疾病的治疗,个体化疗程,一般来说至少半年到一年以上可以停药。具体如下:吡非尼酮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纤维化药物,属于...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 乙流的症状和表现乙流的症状和表现

    乙流是一种常见的流感类型,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全身疼痛、疲劳乏力和胃肠道症状等。为了缓解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发热:乙流患者通常会...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 患有梅毒20年了能治愈吗患有梅毒20年了能治愈吗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高度敏感,但一旦感染,螺旋体就会持续存在于体内,并随着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各个器官,造成组织破坏,甚至引起...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 syphilis是什么病毒syphilis是什么病毒

    syphilis又称为梅毒,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梅毒,是由于梅毒苍白螺旋体感染而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未治疗的...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 大人摸了手足口病孩子会不会传染大人摸了手足口病孩子会不会传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污染物传播,成人一般感染风险较低,但免疫力较弱者仍可能感染。通过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和提高免疫力...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 亮氨酸氨基肽酶偏高是什么原因亮氨酸氨基肽酶偏高是什么原因

    亮氨酸氨基肽酶偏高,可能与妊娠、生理性因素、脂肪肝、阻塞性黄疸、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原因有关,可及时就医做相关诊断。1、妊娠:通常情况下,在妊娠时,孕妇的肝脏负担相对较重,所以亮氨酸氨基肽酶有...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 宝宝乙肝抗体大于1000宝宝乙肝抗体大于1000

    宝宝乙肝抗体大于1000IU/ml,通常是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大于1000IU/ml,可能是身体中有慢性乙型肝炎抗体,可以抵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也有可能是感染上了乙型肝炎病毒,需要及时到...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 被不锈钢划伤用打破伤风针吗被不锈钢划伤用打破伤风针吗

    破伤风针是指破伤风免疫制剂,包括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多种剂型。被不锈钢划伤需要用打破伤风免疫制剂的。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的,可引起全身肌肉的严重痉挛,诱...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 男性hlv感染有什么表现男性hlv感染有什么表现

    男性HIV感染后,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表现,包括急性期症状、皮疹、体重减轻、持续性腹泻和口腔问题。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急性期...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