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腿坐腰疼,可能是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腰肌劳损、骨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如果长期盘腿坐,容易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此时会牵拉腰部肌肉,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平时休息时建议多转换姿势,能够缓解局部不适。
2、腰肌劳损:可能盘腿坐时姿势不正确,导致腰部肌肉以及其附着电积膜或者骨膜出现慢性的劳损,引发局部出现炎症性反应,从而产生腰部疼痛、肿胀以及发酸等不适。平时尽量避免久坐,可以用热毛巾沾取45℃左右的温开水,将多余的水分拧干,然后热敷局部10~15分钟。可以反复操作3~5次,能够促进局部血流通。
3、骨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会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当腰椎正常骨骼边缘形成骨性赘生物。增生的骨性赘生物,容易刺激周围软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引发腰部出现疼痛,并且还会伴有活动受限以及局部包块等症状。建议患者配合医生使用布洛芬片、洛索洛芬钠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治疗。
4、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考虑是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或是慢性劳损、外伤等导致,发病时,由于椎间盘缺乏血液供应,使椎间盘修复能力减弱,久而久之会使椎间盘髓核、纤维逐渐老化,从而引发患者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以及肢体麻木等不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氯诺昔康片、依托考昔片等药物治疗。
5、椎管狭窄:如果存在椎管狭窄,病发时,会使椎管容量变小,压迫局部神经,从而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下肢肌肉力量减弱等不适。如果病情比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每天佩戴颈部或腰部支具,减少脊柱活动,缓解局部不适。每天佩戴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6小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椎管减压术等方法治疗。
治疗期间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要注意营养均衡,可以适量摄入含钙、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物质较丰富食物,如牛肉、牛奶、胡萝卜等。日常可以多参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