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夹骨中间酸痛,可能是和过度劳累、外伤、筋膜炎、骨质疏松、颈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过度劳累:日常如果长期进行体力劳作,且背部的承重力比较大,会导致背部肌肉堆积较多的乳酸,从而出现酸胀、疼痛等症状。日常需要对劳作的力度作出调整,建议劳作1~2小时后休息10~15分钟。而且日常可以使用双手对背部肌肉进行按摩,时间可以控制在10~15分钟,一天可进行2~3次。
2、外伤:如果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可能会导致肌肉损伤,便会出现肿胀、酸痛等症状。可以通过冷敷和热敷的方式进行治疗,24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对其进行冷敷,24小时后可以使用热毛巾对其热敷,温度可以控制在42~45℃之间,时间可以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1~2小时后可重复进行。
3、筋膜炎:背部的筋膜如果因劳损、潮湿、免疫因素等,会发生无菌性炎症,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出现酸痛、肌肉痉挛、运动障碍等。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红外线治疗的方式治疗,时间可持续20~30分钟,一周可进行3~5次。同时需要遵医嘱通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吲哚美辛片、氯唑沙宗片等药物治疗。
4、骨质疏松:疾病是一种代谢性骨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导致骨量丢失和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等,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身体乏力、脆性骨折等。可遵医嘱通过碳酸钙片、维生素D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治疗。同时患者日常要多吃一些含钙质丰富的食物,如大骨头、虾皮、牛奶等。
5、颈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髓核会突出于后方椎管内,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后,会导致颈肩部、背部等出现疼痛,同时会伴随肢体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可遵医嘱通过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同时需要接受医生的牵引治疗,牵引重量是患者体重的1/12~1/14,时间可控制在20~30分钟,一周可进行3~5次。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要做好背部的保暖工作,避免背部受凉,以免影响疾病控制。同时要纠正不良的坐姿和站姿,日常久坐久站后需要起身活动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