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喝什么可以保护肾功能,补肾喝什么好

喝什么可以保护肾功能,补肾喝什么好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3-03-26 23:25:37 手机版

1,补肾喝什么好

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朋友,给你看过来人的经历吧——朱敬国的快枪手终结之路——这个博文的方法,你看下吧,我就是按照这个恢复的

2,吃什么保护肾脏

肾病症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浮肿,患者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多吃优质蛋白,如果过咸会引起高血压。如果是浮肿严重时要完全忌盐。劳逸结合,节制性欲,并利用食物、中药、针灸、按摩等方式调理。饮食补肾建议吃山药,枸杞,韭菜,粟米,鲈鱼,海参,狗肉,羊骨,虾,动物肾脏,牡蛎等。它是一种很美味的东西,不少人都特别爱吃。然而淡水虾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功能就是可化痰去毒,还能养精补肾。有神经衰弱肾虚的人黑色养肾脏黑色食物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可保健养颜、抗衰老、防癌等,对生殖、排泄系统大有好处,黑色蔬菜包括荞麦、黑木耳、发菜、草菇、海苔、海带、牛蒡、黑豆、豆豉、黑豆浆、紫米、黑芝麻,黑色水果有龙眼干、紫葡萄。黑芝麻 可以配合点心、菜肴做成各种美食,还可以炒熟后碾碎放盐,放在早餐的粥里也很好吃。黑芝麻是著名的补养佳品,含有多种糖、卵磷脂、芝麻素、芝麻酚、钙镁、蛋白质等,《神农本草经》说它能“益大气,长肌肉,润肌肤。”黑豆黑豆活血润肤。黑豆加盐水煮熟,当做零食,就能很好地补肾养发。现代医学证明,黑豆中富含的营养激素,能使人的肌肤富有弹性,减少色素沉淀,长期食用能改善发质功能,使头发乌黑密泽,皮肤白皙。古人认为豆是肾之谷,其形像肾,而色与肾色同,有很强的补肾养肾的作用。黑木耳 黑木耳能化痰、补气益志,去燥滋补,滋润发质,活血养胃,更重要的还能清除你体内的各种有毒垃圾!海参 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硫酸软骨素、蛋白质、脂肪、碘等,味干咸,能够使你美颜乌发,养血润肤,补气益血,养肾固精。肾脏病患者参考饮食 1>肾脏病人饮食有何禁忌 肾脏病人的合理饮食对疾病的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肾脏病人吃什么?吃多少合适?这不是一句话可说得清的。要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制定每个人的方案。 1.肾脏病人是否可吃盐、碱?我们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盐量约5—6克,有的地区吃盐量每人每天到12克,盐为氯化钠,碱为碳酸钠,苏打为碳酸氢钠,进食含钠的盐碱过多,容易使水潴留在人体内,诱发水肿,所以对肾性水肿患者应该控制盐碱入量,每人进盐2—3克即为低盐饮食。无盐饮食也不科学,时间长了易乏力、头晕等。 2.肾脏病人饮水量应多少?正常人尿量一般一天1—2公斤,急性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以及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伴少尿浮肿患者,要控制入水量。因为喝进去排不出去,水潴留在人体内加重水肿,也易加重高血压,此时水入量以尿量加500毫升为宜。尿量增多后入水量可放宽。而尿量正常的患者入水量不限。另外,泌尿系感染患者如急性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除及时就诊服药外,多饮水、多排尿对病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 3.肾脏病人可否吃鱼、虾、蛋、肉类食物?鱼虾类食物,有的肾脏病人自觉不吃,认为对肾不好,其实,此类食物为优质蛋白,在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时因怀疑异性蛋白过敏或有鱼虾过敏史者须慎用,一般是不需禁忌的。鱼、虾、蛋、肉类食物含丰富的动物蛋白,是人体细胞、组织主要的构造材料,对人体十分重要,进食含蛋白食物后肝脏分解,肾脏排泄,所以当肾脏功能下降时,要适当减少蛋白入量,以既满足人体代谢营养需要,又不增加肾脏负担为原则。有的患者肾脏病并不严重而不敢吃蛋白,或病情需限蛋白时而不在乎都是不正确的。 4.有些肾脏病人病程长,恢复慢,经常互相讨论,交流信息、体会。需要说明的是,每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要互相效仿。 5.不要暴饮暴食,不食用不洁食物。 2>肾病的饮食禁忌 1、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酒及一切发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尤其是阴虚的患者 如:舌红、脉洪大,盗汗、大便干、血尿等症;但阳虚的患者如:舌淡苔白、脉沉,身寒肢冷、便稀、可食热性食物。 2、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当饮水;忌食一切补品、补药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荔枝、巧克力等。特别是阴虚内热如舌紫、 脉滞,胸闷、腹胀等有瘀症的患者。 3、所有肾病患者禁用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关木通及自动免疫的注射。 4、尿毒症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每日应排便2∽3次为宜,不熬夜,节制性生活,注意休息、避免受凉。 5、已服用激素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医师指导下递减激素用量与次数。 6、水肿重者应忌盐,限制蛋白食物的入量,少饮水。水肿不重,可进低钠盐饮食;无浮肿不限制饮水和蛋白食物的入量;镜下血尿 者及宜上火者多饮水,多食苹果、白糖、黑芝麻、木耳等养阴降火的食品。 7、尿毒症高血钾者忌食高钾食品如:香蕉、柑橘、土豆、西红柿、南瓜、茶叶、酱油、味精;血钾低的患者相反。 8、血尿酸高者尤其忌食动物内脏、鱼虾蟹蚌、啤酒、菇类、豆类、菠菜。 9、在治疗期间,如有感冒、发烧、感染、等情况出现,应急时与专科医生联系,以便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加重。 3>肾病患者的饮食 1、饮食要吃得清淡一些,忌食用酒及辛辣性食物,少食油腻及含动物蛋白多的荤腥食物(如肥肉、虾、蟹等) 2、忌食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芽、豆粉等) 3、有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者,应进食少盐或无盐饮食。 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更要注特别意: ①禁食豆类及其制品,少食坚果(如:核桃、栗子、杏仁等)及腌制食品(如咸菜、酱菜等)。 ②每日进食的高蛋白(如瘦肉类、牛奶、鸡蛋等)应控制量。根据患者各人病情,一般成年人每日2-3两左右,并且分3-5次食用。 ③肾功能衰竭期肾脏排水能力有限,需控制水的摄入,建议按公式计算:进水量=前一天的总尿量+500-800毫升。 ④为了使肌酐、尿素氮能增加排出,就必须使大小便通畅,大便宁可一天两三次而不要两三天一次。冬瓜、西瓜、葫芦能利尿, 赤豆汤、黑豆汤、绿豆汤、放糖喝,清热利尿。蜂蜜、香蕉、生梨、萝卜、胡桃肉、黑芝麻、能润肠通便,这些食物都可以配合药物,经 常使用。

最近更新

  • 出汗结晶盐好不好出汗结晶盐好不好

    一般出汗结晶盐好不好的说法不准确,因为当身体出汗比较多的时候时,水分蒸发后可能会在局部形成盐结晶,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不能从这方面来判断对身体好不好,或者用来判断身体情况。常见的不正常的出汗...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

  • 吃过众生丸,可以打九价HPV疫苗吗吃过众生丸,可以打九价HPV疫苗吗

    九价HPV疫苗通常指的是九价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一般情况下,吃过众生丸可以接种该疫苗,一般不会影响该疫苗的接种效果。如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持续不退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众生丸主要由蒲公英、...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

  • 桑葚治什么病最好桑葚治什么病最好

    桑葚作为一种中药材和营养丰富的水果,在中医临床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证、津伤口渴和内热消渴、便秘。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无法用最好进行表述。1、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

  • 蚕豆病患者的中药用药禁忌有哪些?蚕豆病患者的中药用药禁忌有哪些?

    蚕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一种类型,属于先天性的遗传病,该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的活性下降,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的贫血,往往在进食蚕豆或其相关制品,或者...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

  • 红糖配什么最补血红糖配什么最补血

    红糖可以搭配鸡蛋、红枣等有较好的补血作用,对于较为严重的贫血还可以加上一定剂量的铁剂等;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补血作用,还需要因人而异。1、红糖搭配鸡蛋:红糖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

  • 晚上吃稀饭能减肥吗晚上吃稀饭能减肥吗

    晚上吃稀饭一般对减肥的作用不大,而且如果吃的量过多,稀饭属于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还有可能导致肥胖发生。通过晚上吃稀饭的方式来减肥一般效果不显著,因为稀饭的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和馒...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

  • 减肥后力气会不会变小减肥后力气会不会变小

    减肥后力气可能会变小,但是不可一概而论,若单纯的进行节食减肥,有可能会出现力气变小;若进行科学的减肥,一般不会出现力气变小的情况。具体如下:减肥后若感觉力气变小,可能由于减肥时食物摄入减少...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

  • 保护食道黏膜及胃黏膜的中成药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有哪些保护食道黏膜及胃黏膜的中成药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有哪些

    保护食道黏膜及胃黏膜疗效好且副作用少的中成药,主要有香砂养胃丸、荆花胃康胶丸、左金丸、香砂六君丸、三九胃泰等。具体用药还需在医嘱下进行,不可自行擅用药物。1、香砂养胃丸:主要成分包括白术、...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

  • 白天冷晚上热是什么原因白天冷晚上热是什么原因

    白天冷晚上热,可能是环境原因、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者更年期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环境原因:白天处于低温环境中...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

  • 心寒的症状和原因心寒的症状和原因

    心寒在中医中指的是心中自觉寒冷,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慌、脸色苍白、肢体感觉寒冷等症状。心寒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情绪不稳定、用脑过度、年老体弱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