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姜开水的功效与作用

姜开水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5-09-26 13:21:48 手机版

姜开水是用生姜泡水而成。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

1、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本品辛,微温,能散风寒,主要用于风寒表证,如伤风感冷,咳嗽痰喘,呕吐,胃中冷痛。

2、化痰止咳:咳嗽多因六淫外邪袭肺、内伤损肺,或有害气体刺激等而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本品多用于风寒所致的咳嗽,如咳声重浊,痰白清稀,鼻塞不通等。

3、解鱼蟹毒:生姜可以缓解食用鱼蟹所致呕吐、腹痛等,还能缓解半夏、南星的毒性。

适宜人群:风寒感冒者、脾胃寒证者、胃寒呕吐者、鱼蟹中毒

禁忌人群:热盛者、阴虚内热

不宜同食名称:韭菜、酒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1、韭菜性温,能温肾助阳,但炒韭菜时不建议放姜,因为韭菜遇姜会发酸。2、姜和酒都属于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两者搭配在一起,容易造成体内燥热内盛。

食用方法的名称1:泡水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1、取适量的生姜洗净,切片或切丝,放入杯子加入适量的开水。2、泡5~10分钟,使姜的味道完全渗到水里即可饮用。

最近更新

  • 湿气太重怎么排出来最简单的方法湿气太重怎么排出来最简单的方法

    湿气太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湿气过重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如疲劳、头痛、关节疼痛等。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1.保持室内通风: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流...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 来例假可以针灸吗来例假可以针灸吗

    来例假通常不建议做针灸,但是若例假期间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可通过针灸来进行治疗。具体如下:针灸属于中医疗法,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通过针刺、艾灸来刺激特定的穴位,从而达到调和阴阳、疏通...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 天麻能降血压降血脂吗天麻能降血压降血脂吗

    天麻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血脂,因此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是可以使用天麻的。天麻是一种性味温和、效用有佳的中药材,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已广泛投入多种疾病的治疗。实验表明,...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 全脂羊奶粉的功效与作用全脂羊奶粉的功效与作用

    全脂羊奶粉是用未分离脂肪的新鲜羊乳制成的奶产品,基本保留了羊乳中的营养成分和香味,具有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滋补脾胃的功效。1、补充营养:全脂羊奶粉富含蛋白质、优质小脂肪颗粒、多种维生素,...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 忽胖忽瘦对身体危害忽胖忽瘦对身体危害

    忽胖忽瘦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的健康,严重则会增加死亡风险。忽胖忽瘦也就是体重的波动,研究表明体重波动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在体重波动的过程中,心血管疾...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 胸闷心烦失眠怎么回事胸闷心烦失眠怎么回事

    胸闷心烦失眠可能是环境因素、神经衰弱、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所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环境因素:如果睡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 老是困乏想睡觉是什么原因老是困乏想睡觉是什么原因

    老是困乏想睡觉,考虑与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过度劳累、贫血、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因素有关。建议注意日常调整,必要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出现疑似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并遵医嘱...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 一个鸡蛋多少蛋白质一个鸡蛋多少蛋白质

    一个鸡蛋含有约6克蛋白质,对人体健康有多种益处。一个鸡蛋提供的蛋白质能够增强肌肉、促进代谢、提高免疫力和促进脑功能。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体...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 枳实的作用和功效枳实的作用和功效

    枳实,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的作用和功效。1、破气消积:枳实味苦、辛、酸,性微寒,归于脾、胃、大肠经,具有强大的破气消积功能。可以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胃肠道不适和消化不良...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 大腿内侧肝经怎么疏通大腿内侧肝经怎么疏通

    大腿内侧的肝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推拿针灸等中医方法、情绪调节以及饮食调理等方法进行疏通。肝经主要是从足大趾的内侧开始,然后沿着大腿内侧上行,环阴部到达小腹。如果人体出现肝经不通,则临床容易...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