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胸后背一动就疼,可能是姿势不正确、外伤、背部筋膜炎、肋软骨炎、气胸等原因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姿势不正确:如果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站姿,例如长期低头看手机、长期弯腰工作等,可能会导致胸背部肌肉过度拉伸,局部肌肉过度疲劳后,容易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引发局部出现短暂性的疼痛、肿胀等症状。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建议日常及时纠正不良姿势。
2、外伤:如果短时间内遭受车祸伤、高空坠落等,可能会损伤前胸和后背处的软组织,皮下毛细血管破裂,会出现水肿、充血,从而导致局部出现疼痛,尤其活动或者局部受到冷空气刺激时,疼痛会较为明显。受伤后的24小时内,可以用医用纱布包裹住冰块,冰敷局部5~10分钟,能够促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肿胀。24小时后,可以用毛巾沾取45℃左右的温开水,热敷局部10~15分钟,可以促进局部血液流通,减轻疼痛。可以反复操作3~5次。
3、背部筋膜炎:可能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慢性损伤或者背部长激素的寒冷刺激等,导致背部肌腱出现无菌性反应。由于背部组织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当患者走动、运动时,局部疼痛会呈加重趋势。建议患者配合医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布洛芬片等药物治疗。
4、肋软骨炎:可能是创伤、慢性劳损或者病毒感染等因素引发,由于病发时,肋软骨会长期受到炎症刺激,患者会感觉到胸痛、压痛、受累肋软骨肿胀,尤其是当患者深呼吸、咳嗽或者移动上肢患侧时,疼痛会呈加重趋势,可能还会扩散到肩部或背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5、气胸:通常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胸膜腔破损,空气进入到胸膜腔,导致胸膜腔内压力增高,肺组织受压,局部血循环受阻,从而导致心、肺功能障碍吸气受限。病发时典型的症状,会表现出胸闷、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当患者运动或者活动胸部时,颈部疼痛会呈加重趋势。可以遵医嘱采取开胸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等方法治疗,目的是为了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以及减轻病情复发的风险。
治疗期间,患者要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以及疗程用药,如果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和医生沟通,结合身体情况,调整后续治疗方案。饮食多吃清淡食物,避免摄入过多辣椒、大葱以及生姜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