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显示骨髓水肿,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骨髓水肿通常与不良生活习惯、外伤、骨性关节炎、骨感染、骨质疏松症等因素有关,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饮酒吸烟、长期熬夜,可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增加骨骼承受压力,引起骨髓水肿。确诊后应当调整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要熬夜,通常能够自主改善。
2、外伤:如外力打击或摔倒,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受损,软组织受损较严重,可导致骨髓水肿,表现为疼痛、肿胀。在急性期应进行制动冷敷,恢复期遵医嘱应用跌打丸、舒筋活血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治疗。
3、骨性关节炎:与慢性劳损以及关节退行性病变有关,可使关节软骨受损,容易导致骨髓水肿,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确诊后遵医嘱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硫酸软骨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治疗,严重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软骨修复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4、骨感染:如化脓性骨髓炎,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感染持续加重,炎性物质渗出增多,可导致骨髓水肿,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确诊后遵医嘱应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菌药物治疗。
5、骨质疏松症:与雌激素缺乏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可使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骼变弱容易断裂,过度运动或遭受外力作用,容易导致骨髓水肿。确诊后遵医嘱使用碳酸钙片、枸橼酸钙片、利塞膦酸钠胶囊等药物治疗。
除以上因素外,还可能与骨肿瘤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诊治。在治疗期间要合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重视蛋白质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定期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