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小腿酸疼,可能是因长时间站立、外伤、下肢静脉曲张、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长时间站立:如果患者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跑步,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堆积在肌肉处,出现双脚小腿酸痛、水肿等症状。可适当的卧床休息或使用热水泡脚,缓解症状。水温应要控制在38~42℃,泡脚的时间,应要控制在30分钟左右。
2、外伤:如果小腿或双脚受到外力猛烈撞击或者是碰撞之后,局部软组织会受损,组织液渗出之后,刺激局部肌肉,出现明显疼痛、行走困难、酸胀等现象。患者可在24小时之内采取冰块冰敷,促进毛细血管收缩,缓解疼痛。24小时后采取热毛巾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热敷的温度需要控制在40~50℃,一般在两个小时内循环热敷。
3、下肢静脉曲张:长时间久坐久站,会影响到下肢血液回流,导致血液堆积在下肢出现浅静脉的隆起现象,会表现为小腿水肿、双脚酸痛等现象。病情较轻,可在医生指导下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进行外部局部静脉加压改善,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遵医嘱采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曲张静脉剥脱术等方式治疗。
4、骨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病变,比较常见于老年人群,当膝关节发生退变时,关节软骨发生磨损,半月板以及韧带受到损伤时会诱发小腿发胀、屈伸不利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复方氯唑沙宗片等。也可采取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等治疗。
5、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症发作,会压迫到坐骨神经,出现后背疼痛而疼痛也可能放射到下肢,引起双脚和双腿出现疼痛现象、腰痛、行走不适等症状。遵医嘱口服药物治疗,例如塞来昔布缓释片、甲钴胺片、乙哌立松片等。也可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半椎板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
因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是有所差异,建议患者遵医嘱治疗。在治疗过程期间,避免私自乱用药物,以免对肝肾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