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肺宁颗粒和退烧药能不能一起吃

肺宁颗粒和退烧药能不能一起吃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5-05-30 13:14:29 手机版

肺宁颗粒通常可以和退烧药一起服用,一般不会产生药效相互作用,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擅自服用药物。

肺宁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返魂草,该药物的功效是清热祛痰、镇咳平喘,因此其对于肺内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药物成分过敏者应避免服用,否则容易引起皮疹、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也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而退烧药主要是通过抑制人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以起到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退烧药为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尼美舒利缓释片等。该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因此不建议胃肠出现不适的患者服用该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肺宁颗粒和退烧药通常可以一起服用,一般不会产生药效排斥或药物的相互作用。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私自用药。服药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过于生冷、刺激的食物,如冰淇淋、麻辣烫、烧烤、海鲜等,以免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建议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温热水,有助于症状恢复。

最近更新

  • 肛康穆库利能治痔疮吗肛康穆库利能治痔疮吗

    肛康穆库利通常是指肛康穆库利片,是一种中药制剂,功能是清除异常黑胆质,消肿,止痛,止血,常用于治疗痔疮。它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如马齿苋、苦参、蒲公英等。痔疮是直肠和肛门周围静脉丛的疾病,主要...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

  • 四季豆嘌呤含量高吗四季豆嘌呤含量高吗

    四季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嘌呤含量较低,适合大多数人群食用。四季豆的主要健康影响包括嘌呤含量较低、有助于减肥、改善消化、增强免疫力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

  • 桂皮能代替肉桂入药吗桂皮能代替肉桂入药吗

    桂皮一般作为调味品使用,肉桂一般作为药物应用,虽然桂皮和肉桂在药理上有部分的相似,但通常情况下桂皮不可以代替肉桂入药。建议在专业中医师辨证后选择药物入药,并且具体的选择用量,也需在专业医师...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

  • 气血不足适合做什么运动?气血不足适合做什么运动?

    气血不足是中医概念中表示身体机能下降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气促、反应迟钝等。对于气血不足的人来说,适合进行散步、太极拳、慢跑、瑜伽、跳绳或其他有氧运动。建议气血不足...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

  • 十大降糖中药排名十大降糖中药排名

    通常没有十大降糖中药排名这一说法,一般常见的降糖中药有黄连、地黄、葛根、枸杞等。具体用药还需在医嘱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及疗效。1、黄连:黄连含有多种生物碱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

  • 老人越来越瘦预兆什么疾病老人越来越瘦预兆什么疾病

    老人越来越瘦,跟很多因素有关,考虑是代谢减慢、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胃溃疡、糖尿病、抑郁症等导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日常生活调理或药物治疗。1、代谢减慢:老人年龄增大,身体各项功能减退,代...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

  • 吃石榴舌头麻什么原因吃石榴舌头麻什么原因

    吃石榴舌头麻,有可能是酸性物质刺激、过敏、口腔溃疡、舌炎、灼口综合征等因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酸性物质刺激:石榴中含有过多的有机酸物质,会对舌...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

  • 舒肝丸饭后吃还是饭前吃舒肝丸饭后吃还是饭前吃

    舒肝丸一般饭前吃的效果比较好,一般在服药后的30~60分钟就可以吃饭,这样一般舒肝丸的药物疗效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能够使药效充分发挥。舒肝丸主要成分有延胡索、木香、川楝子、沉香、枳壳等,具...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

  • 拔火罐和刮痧哪个好拔火罐和刮痧哪个好

    拔火罐和刮痧一般不能笼统的说哪一个更好,因为它们的适应症范围是不同的,一般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症,由医生来选择是拔火罐还是刮痧治疗疾病。拔火罐的作用主要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一般临床上用于...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

  • 肺宁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肺宁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肺宁颗粒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抗炎作用、改善呼吸道症状、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与作用,需要到医院检查,配合医生用药。1、清热解毒:肺宁颗粒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如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的...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