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代谢性酸中毒病因有哪些

代谢性酸中毒病因有哪些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6-06 10:20:00 手机版

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是由于摄入过多有机酸、大量呕吐或腹泻等原因引起的。还可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疾病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

1.摄入过多有机酸: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过量食用含有有机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酸奶等,则可能会导致体内有机酸含量过高,从而引起上述情况。

2.大量呕吐或腹泻:若患者出现大量呕吐或腹泻等症状时,会导致体内的电解质紊乱,进而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

二、病理性因素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和利用障碍所导致的以高血糖、高血酮、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等不适症状。

2.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是指人体内乳酸产生过多而不能及时清除,致使血液中乳酸浓度增高,造成代谢性酸中毒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情况下,该疾病常发生于患有严重感染、休克以及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身上。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急性胃肠炎、肝硬化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最近更新

  • 麻黄一般在体内几天麻黄一般在体内几天

    麻黄一般在体内5天到7天,具体也与自身的代谢状况有很大的关系。麻黄在中药类别中属于辛温解表药,用麻黄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代谢出体外。麻黄可以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如果患者本身的体质不是特别...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

  • 良附丸的功效与作用良附丸的功效与作用

    良附丸具有温胃理气、散寒止痛的功效与作用,通常情况下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等症状的治疗,但是不要擅自用药。良附丸主要用于寒凝气滞所造成的胃痛,属于胃脘冷痛,喜欢按摩温暖,遇到冷疼...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

  • 水芹菜的功效与作用水芹菜的功效与作用

    水芹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以其独特的清香和脆嫩的口感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药用功效而备受推崇。水芹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清胃...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

  • 霜桑叶泡水喝的功效和作用霜桑叶泡水喝的功效和作用

    霜桑叶泡水喝具有多种健康功效,主要包括降血糖、抗炎、护肝、提高免疫力和缓解咳嗽。具体药物的使用需在医嘱下进行。具体如下:1. 降血糖作用:霜桑叶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

  • 竹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竹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泡水喝是一种传统且有益的养生方式,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清热泻火、利尿通淋、清心除烦、抗菌消炎、抗氧化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一、清热泻火:竹叶性凉,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季或...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

  • 上完大便肛门火辣辣的是上火吗上完大便肛门火辣辣的是上火吗

    上完大便指的是排便完。排便完肛门火辣辣的,可能是上火,也可能是直肠炎、痔疮、肛裂等疾病导致。不同的原因,处理方法不同,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具体介绍如下:1、上火...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

  • 湿气重该吃什么药湿气重该吃什么药

    体内湿气过重一般是由于脾部虚弱引起的湿气沉积,同时也会反作用于脾部,从而会形成恶性循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木香顺气丸、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治疗。1、木香顺气丸:木香顺气丸是由厚...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

  • 川芎治什么病最好川芎治什么病最好

    川穹主要用于治疗血瘀气滞相关病症、头痛、妇科疾病等。具体用药还需在医嘱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及疗效。1、血瘀气滞相关病症: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为“血中气药”...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

  • 三七和蜂蜜混合在一起可以吃吗三七和蜂蜜混合在一起可以吃吗

    三七可以和蜂蜜混合在一起吃,混合在一起吃不会影响两种食物的功效发挥,而且蜂蜜还可以改善三七药物的口感,更加有利于服用。蜂蜜是日常生活中口味比较香甜的食物。蜂蜜泡水喝也是大家比较喜欢的饮品。...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

  • 管状腺瘤伴低级别腺上皮内瘤变管状腺瘤伴低级别腺上皮内瘤变

    管状腺瘤伴低级别腺上皮内瘤变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理改变,其中管状腺瘤属于良性病变,而低级别腺上皮内瘤变则是一种轻度的癌前病变,整体癌变风险相对较低。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内镜下切除、外科手术切除...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