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参芪肝康胶囊成人吃多少 参芪肝康胶囊的规格是怎样的?

参芪肝康胶囊成人吃多少 参芪肝康胶囊的规格是怎样的?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5-28 05:11:57 手机版

参芪肝康胶囊成人吃多少

参芪肝康胶囊主要成分是当归、党参、水飞蓟、五味子、茵陈、黄芪、刺五加浸膏等组成的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及粉末;味苦。能祛湿清热,调和肝脾。用于湿热内蕴、肝脾不和所致的急、慢性肝炎。那么,参芪肝康胶囊的规格是怎样的?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

一般市面上出售的最多的是由西安兆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参芪肝康胶囊,规格是0.4g*40粒。而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654。

但是不同的厂家生产的参芪肝康胶囊价格上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由于药品本身的原料、成分、质量等不同,价格肯定存在差距;如有些药品使用进口原料的,售价肯定要高于使用国产原料的。

而且由于药品原料本身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可能带来危害的杂质,导致或诱发一些新的疾病,一些企业通过技术攻关,使用新的辅助材料和新的工艺,使杂质含量大大降低,提高了产品的内在质量,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当然,生产成本也相应上升了,因此价格上也应体现差异。

最近更新

  • 男性睡觉出汗是什么原因男性睡觉出汗是什么原因

    男性睡觉出汗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涉及生理、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阴虚火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多方面因素。当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一、生理因素:生...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

  • 玉米仁的功效与作用玉米仁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仁是常见的杂粮之一,味甘,性平,归胃、膀胱经,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的功效。1、健脾益胃:玉米仁作为杂粮之一,味甘,性平,归胃经,有很好的滋养脾胃的作用。玉米仁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

  • 子宫内膜增厚怎么治疗最好子宫内膜增厚怎么治疗最好

    子宫内膜增厚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法。子宫内膜增厚是指子宫内膜厚度超过正常范围,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建议及时就医,...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

  • 喜欢闻膏药味是怎么回事喜欢闻膏药味是怎么回事

    喜欢闻膏药味可能是个人喜好、安心感、异味癖、缺乏铁元素、缺乏锌元素等原因,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个人喜好:膏药通常是外用的,由多种药物组成的。膏药中一...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

  • 茶有抗衰老的作用吗?茶有抗衰老的作用吗?

    茶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等。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自由基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

  • 杂粮饭升糖指数高吗杂粮饭升糖指数高吗

    杂粮饭的升糖指数相对较低,通常比白米饭和面食的升糖指数要低。升糖指数是衡量食物摄入后,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程度的指标,数值越高表示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的速度越快,由于杂粮饭含有较多的纤维,因此相...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

  • 银杏果每天吃5粒能长期吃吗银杏果每天吃5粒能长期吃吗

    银杏果每天吃5粒,一般不建议长期吃,建议遵医嘱服用。因为银杏果属于中药材,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甚至可能导致人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银杏果属于一种中药材,日常又可以作为一种食物食用...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

  •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一般包括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以及引火下行。1.活血通经:牛膝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因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

  • 喝苏打水的八大好处喝苏打水的八大好处

    喝苏打水的好处众多,但通常没有严格限制的八大好处。一般的好处包括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促进尿酸代谢、维持酸碱平衡、帮助美容养颜以及辅助排便等。具体如下:1、中和胃酸::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

  • 酒续断的功效与作用酒续断的功效与作用

    酒续断是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干燥根酒制而成。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肾经,它的临床作用是补阳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的作用。1、补肝肾,强筋骨:本药物性辛、微温、归肝、肾经,可用于肝肾...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