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小儿秋季腹泻吃什么,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

小儿秋季腹泻吃什么,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3-04-28 02:17:24 手机版

1,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

蒸苹泥 喝米油

思密达 妈咪爱 平时要喝稀的 不要吃油腻的东西1总则:秋季腹泻是病毒性感染,有一个自限病程,现今所有的治疗手段并没有特效(当然除了复方苯乙哌啶这个异类),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所以治疗秋季腹泻总的原则是:顺应疾病的自限过程,适当使用药物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水电解质紊乱。 .2吸附剂: 市面上较多的是思密达,必奇等,其成分都是双八面体蒙脱石。吸附剂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有效。在肠道不吸收,但能吸附在肠粘膜上,可修补损伤的肠粘膜,又可吸附和固定细菌和病毒,继而随大便排出体外。所以说这个药比较环保。副作用偶见便秘。这类药的用法比较特殊,需要向家长详细的说明:1.首剂加倍2.水温:一定要用温水,以入口不烫为标准。3.水量:50ml水左右,千万不可贪图方便,调成糊状服用,这样有个屁用。常有家长反映这个药没什么用,一问用法,回答常是这样。4.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同服,需间隔2小时以上。 3一般治疗:建议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而改用淀粉类如米粉或米汤喂养。虽然教科书中都认为病毒性腹泻,无需停用母乳,但临床确实有“吃奶吃的多就拉的多”现象。 3.1抗病毒药物: 对于秋季腹泻,抗病毒药物几乎没有什么疗效,干扰素用于本病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可以试用,但不推荐。病毒唑可以试用,比较经济,也比较符合“用总比不用好”的心理。胸腺肽虽然不属抗病毒药,但用于本病,有可能使病程缩短,但要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对于秋季腹泻,临床可以凭经验选用一种抗病毒药物,这样可以避免无药可用的尴尬,对于自己和家长都是一种安慰。这样做总比用抗生素好。 3.2抗生素: 抗生素对于秋季腹泻,没有治疗作用,只会适得其反。临床常见有医生遇泻就有抗生素,而且都是三代的头孢菌素,有必要吗?且不论药品回扣。这样的做法对于病毒性腹泻,使用强效的三代头孢,一则:胃肠道反应可以加重腹泻症状。二则:可干扰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三则:合并肠道菌群调节剂可使后者失效。 3.4复方苯乙哌啶: 这是一个异类,药物学上明确指出慎用于小儿,有呼吸抑制作用。但复方制剂,加入了阿托品,使呼吸抑制大为降低。止泻作用举世无双,价格便宜无药可比。临床较为常用,也可以说是滥用。有些病人会购买整瓶作为家中常用药。对于这个药用于儿科,争议很大,但市级医院一般 是不用的。基层医院用的比较多,老一辈的医生用的比较多。 个人意见:慎用于小儿秋季腹泻,尤其是早期,合并有病毒血症时,如果使用,有闭门留寇之虑,使大量复制的病毒不能随大便排出体外,而使发热久居不下。再者:复方苯乙哌啶用于儿科,没有剂量标准,有些家长以为是特效药,会随意加大剂量,有出现意外的可能,不安全。第三:易掩盖症状。因为大便性质对于诊断有很大的帮助,早期使用,大便也瞧不见了,如果临床其他症状不见缓解,又不见大便,诊断难度加大了。总之:复方苯乙哌啶是个治标不治本的药,应慎用于小儿腹泻,腹泻早期应禁用。对于诊断明确,经后病因治疗,后期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时,可以试用。 3.5中药制剂: 1).丁桂儿脐贴:含用丁香肉桂等温性药物成份,对于小儿感受风寒,出现的吐泻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是脐贴,使用方便,依从性好。无明显副作用,偶有局部过敏。对于秋季腹泻小儿,都可以选用此药,虽然没有100%的疗效,但配合其他药物,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用法:脐部温水洗净后,贴脐,一天一夜后换。 (2).石榴皮煎汁服用:此药是一味收涩药,这个办法也是偏方的一种,有时有奇效,可作为备用方法,诸法无效后而试之。 (3).炒白术研成药末服用:可收到健脾燥湿止泻的作用,只是口味不怎么好,效果并不突出。可作为备用方法。 (4).香蕉连皮蒸熟服用:有时有很好的疗效,七版实用内科学上也介绍了这种方法,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可作为备用方法。 (5).脾可欣颗粒:常用于腹泻时间较长,合并肠道功能紊乱的小儿,多于肠道菌群调节剂合用。但要排除生理性腹泻的可能。 4.肠道菌群调节剂: 如整肠生,培菲康,贝飞达,妈咪爱等。用于秋季腹泻有一定的疗效,常可以配合吸附剂一起使用,可以起到相辅相成,增强疗效的作用。胶囊制剂可以脱开胶囊,放入温水或奶液中服用,不影响疗效。但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能烫,不然有益菌不被烫死才怪。 临床治疗秋季腹泻的方法多,你就不会有技穷之感。吃点“思密达”蒙脱石散,很快就见效了每到秋季,特别是10—11月份,年龄小的孩子很容易发生腹泻,这个时候的腹泻与其他季节的起因不同,秋季腹泻的元凶是几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其中外形似车轮的“轮状病毒”就是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6个月至3岁的宝宝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病,起病危急(高烧、呕吐和腹泻)、症状严重(极易出现酸中毒、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所以,医学专家把它称为是一种相当厉害的小儿“杀手”。 ■ 秋季腹泻的病程: 秋季腹泻最初的表现为:发烧,测体温在38—39.5℃之间、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 ■ 如何治疗? 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专家建议可以不用抗菌药物,只要做好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如丽珠肠乐或培菲康等)和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大多数患儿一般病程在5—8天就可完全治愈。 ■ 治疗中的误区: 禁食:这是极端错误的做法。急性腹泻时,患儿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仍可达到正常的60—90%。较长时间饥饿,不仅不利于患儿营养的维持,还影响肠粘膜修复、更新,使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最后导致“腹泻—营养不良—易致腹泻”的恶性循环。 ■ 家庭护理: 给孩子有营养好消化的饮食; 护理病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 防止交叉感染; 给宝宝服用口服补液盐,做好液体疗法。 ■ 小方子: 米汤500毫升+白糖10克+细盐1.75克(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毫升煮2—3分钟。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最近更新

  • 脐橙炖冰糖的功效与作用脐橙炖冰糖的功效与作用

    辅助答案:脐橙炖冰糖具有和胃降逆、宽胸散结、解鱼蟹毒的功效。脐橙又叫香橙、橙子,芸香科植物归属,性凉味甘酸,归肺经,具有生津止渴,开胃下气,解酒的功效。冰糖又叫冰粮,性平味甘,归肺、脾经,...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

  • 水足口病水疱是怎么回事,怎么办水足口病水疱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临床没有水足口病,可能是指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水疱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手足口病的病毒从咽喉或肠道侵入,通过血液循环侵入网状皮内组,在皮肤粘膜增殖引起皮肤组织病变,可出现皮疹症状。一般可...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

  • 补铁最好水果第一名补铁最好水果第一名

    没有补铁排名第一、最好的水果。但有些水果富含一定的铁元素,包括樱桃、葡萄、枣、苹果和黑枣。具体如下:1.樱桃:樱桃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适量食用樱桃可以提高血液中的...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

  • 蓝莓的功效与作用蓝莓的功效与作用

    蓝莓是生活中的常见水果,具有改善视力、降低血糖、增强免疫力、促进心血管健康、抗衰老等功效和作用。如食用蓝莓后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1、改善视力:蓝莓富含花青素,这种抗氧化剂有助于改善视力...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

  • 舒筋活血片的功效与作用舒筋活血片的功效与作用

    舒筋活血片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等药材组成。舒筋活血片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舒筋活血:舒筋活血片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舒缓筋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

  • 长期吃归脾丸三大好处长期吃归脾丸三大好处

    长期服用归脾丸对身体有多种好处,主要包括增强脾胃功能、补益气血和缓解失眠。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增强脾胃功能:归脾丸主要由人参、...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

  • 交泰丸的配方组成交泰丸的配方组成

    交泰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配方,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连、肉桂、党参、茯苓和甘草。这些成分各自具有独特的功效,能够协同作用,发挥综合疗效。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

  • 减肥能吃冰棍儿吗?减肥能吃冰棍儿吗?

    减肥期间不建议吃冰棍儿,因为冰棍儿热量比较高,有可能会影响减肥的效果,还有可能会损伤脾胃。冰棍儿是由奶粉、奶油、糖、添加剂为原料制成的,糖分高,脂肪含量较高,属于高热量的食物,在减肥期间如...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

  • 肾虚会引起肛门胀疼吗肾虚会引起肛门胀疼吗

    肾虚一般不会引起肛门胀疼,少数肾气虚的人有可能引起这种症状,大多数的肛门胀疼与直肠或者肛门本身的一些疾病相关,例如肛裂、直肠炎、痔疮等。肾虚临床上主要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等,肾阴虚和...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

  • 燕窝有什么功效和作用燕窝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燕窝属于一种珍贵的滋补品,其功效和作用如下:1、促进睡眠与安神:现代营养学分析显示,燕窝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对神经系统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睡眠质量。此外,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燕...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