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食指是指脚食趾。脚食趾底部疼,通常和长期挤压、甲沟炎、外伤、腱鞘炎、痛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挤压:如果长期穿不合脚的鞋子、过窄的鞋子等,容易导致多个脚趾长期受到挤压,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会表现出疼痛、红肿等不适。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平时尽量穿合适尺码的鞋子,避免局部长期受到挤压。可以用40℃左右的温开水泡脚,缓解局部疲劳。泡脚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左右。
2、甲沟炎:如果长期不注意脚部卫生、频繁咬指甲、频繁美甲等,容易因为甲周围组织发生微小创伤,导致细菌定植在甲周皮当中,也可能是局部长期反复接触某种刺激等,使其出现炎症性反应。如果甲沟炎是发生于脚食趾,诱发时由于局部长期受到炎症刺激,会表现出疼痛、肿胀以及化脓等不适。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氯己定溶液、鱼石脂软膏以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可以预防局部感染。如果已经化脓,需要采取切开引流术治疗。
3、外伤:如果行走或者运动时,脚部受到暴力撞击,容易因为局部软组织受损,而表现出红肿、刺痛等不适。当局部疼痛比较严重时,会累及多处脚趾。受伤后的24小时内,可以用毛巾包裹住冰块,冰敷局部5~10分钟能够促使毛细血管收缩。冰敷的时间尽量控制在5~10分钟,以免时间过长引发冻伤。24小时后,可以用毛巾沾取40℃左右的温开水,将其拧干并热敷局部5~10分钟,促进淤血消退。
4、腱鞘炎:腱鞘炎主要是因腱鞘反复机械性摩擦,而出现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可能和慢性劳损、外伤或者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病发时如果局部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可能会引起多个脚趾底部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如果比较严重,可能还会伴随活动受限、关节弹响等不适。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治疗。如果比较严重,可以进行腱鞘切开减压治疗。
5、痛风:痛风的发生主要是和嘌呤代谢紊乱,以及尿酸排泄障碍有关,考虑是体内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尿酸盐沉积于脚趾处,长期对脚趾刺激会引肿痛、活动受限等不适,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关节畸形。可以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胶囊、依托考昔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治疗。
在用药时患者要严格遵医嘱,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治疗时期不建议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局部不适,饮食可多吃清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