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新冠病毒来袭中医为何能发挥作用 银翘解毒丸对新冠有治疗作用吗

新冠病毒来袭中医为何能发挥作用 银翘解毒丸对新冠有治疗作用吗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2-25 04:34:24 手机版

银翘解毒丸对新冠有治疗作用吗

新冠病毒来袭中医为何能发挥作用?

国医大师李济仁

安徽省名中医李艳

引言

西医认为,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中医是如何认识“病毒”,对此有哪些治疗经验可以分享呢?国医大师李济仁对上述问题给予了解答。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毒”的范畴。《素问·刺法论》对于“疫”就有描述,提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并提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的防疫治疫之法,对于现代中医抗击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仍具指导意义。21世纪以来,发生的现代医学命名的SARS、人禽流感、甲型H1N1病毒流感,及新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各种传染病,均可归属于中医“疫毒”的范畴。

气候异常变化和“疠气”合而为病

中医学认为,形成“疫毒”的原因大致为两种。

一种为气候的异常变化,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变至则病……”而《礼记》曰:“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疾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均说明了气候的异常变化与“疫毒”之间的关系。而《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故认为非时的寒暑、疾风、久旱、淫雨以及山岚瘴气等,是形成“疫毒”的重要原因。

其二,为“疠气”所感。疠气又称为“戾气”、“疫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疠气”泛指有别于六淫的、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医看来,就属于这种特殊而暴戾的外邪。

传染途径多样,正气盛衰决定是否发病

中医学认为,传染“疫毒”的途径多种多样,如《温疫论》曰:“邪之着人,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自古至今,传染“疫毒”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饮食物传染如《幼科准绳》曰:“小儿痢疾,皆因饮食无节,或餐果肉食,积而成痢。”可见,不健康的饮食物可致“疫毒”传染。

飞沫痰传染如《温疫论》曰:“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吴又可谓外邪是“从口鼻而入”;叶天士也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可见,呼吸道的飞沫或痰等可致“疫毒”传染。

近距离传染如《诸病源候论》曰:“与患注人同共居处,或看侍扶接,而注气流移,染易得上,与病者相似。”可见,近距离的接触也易致“疫毒”传染。

污秽湿浊之物为污秽湿浊之物的腐败熏蒸,如《养生类篡》曰:“厅前天井停水不出,主病患”,“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

虫兽类传染如《诸病源候论》曰:“山内水间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着身,及阴雨日行草间,亦着人,便钻入皮肤。”这是对血吸虫经皮肤感染而得病的最早论述。另外,苍蝇、蚊子等也可作为媒介传染致病。可见,与虫兽类密切接触亦可致“疫毒”传染。

此外,人体若正气盛、抗病力强,则不易被传染致病,反之就易致病。如《诸病源候论》说:“恶毒之气,人体虚者受之。”《温疫论》曰:“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外邪因而乘之。”所以,最终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人体自身的正气是否旺盛。

治法方药众多,强调辨证论治

“疫毒”感染致病为“疫病”。疫病的证候特点为强(传染性强)、急(发病急)、似(证候相似)。疫病治法方药均众多,历代医书均有记载,都强调需要辨证论治,治病必求其本。如在外者使之汗解,在里者宜用吐法或导下,但有些表里俱病,又治其里而表证得解。同时,明代的吴又可认为,治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推崇张子和的“攻下法”。他主张“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其祛邪之治,重视攻下,主张“急证急攻”、“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笔者认为,祛邪的首要是辨识“疫毒”的寒湿、湿热等属性和从化演变途径,且祛邪的同时勿忘扶正。只要辨证准确,适时应用,截断疫毒传变,良效可期。

治疗“疫毒”的方剂较多。汤剂如黄连解毒汤、银翘解毒丸、达原饮、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人参败毒散、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桑菊饮、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宣白承气汤等。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防风通圣丸、连花清瘟胶囊等。在新冠肺炎中得到普遍使用的“清肺排毒汤”,巧妙组合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良方效方,效果突出,彰显了古方的现代价值。

目前,国内外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了一些对“疫毒”相关的现代多种病毒具有“广谱性”抑制作用的中草药。如有报道指出,广陈皮、桑寄生、藿香、紫苏叶、佩兰等对肠道病毒有抑制作用;黄芩、黄连、黄柏、银花、柴胡、贯众、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含羞草等对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多花水仙、接骨木等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板蓝根、荆芥、薄荷等对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蒲公英、鸭脚木等对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等等。笔者在抗病毒患者的治疗中也常用苦参等药物;另外,还发现有些药物如党参、玄参、黄芪、熟地、当归等补气血药,对病毒虽无直接抑制能力,但能通过加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防御功能,达到抗病毒感染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多数中药的抗病毒作用,往往不是特异性抑制病毒,而是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体状态,起到阻止病毒侵害人体的作用。

由此不难看出,中医对“疫毒”认识系统全面,从“疫毒”的成因、感染途径,到“疫病”的证候特点及治疗“疫病”的方法、方药齐备,再到历代医家治疗的不计其数的成功案例,均彰显中医辨证论治、局部与整体并重的优势。而中药复方的“多兵种、全方位”协同作战,更是战胜包括目前新冠肺炎在内的各种新疫病的关键所在,值得重视和推广运用。

最近更新

  • 山竹是凉性还是热性山竹是凉性还是热性

    山竹一种热带水果,又称为“果中皇后”,在南方地区广受欢迎。山竹属凉性水果若在食用山竹的过程中出现意外,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山竹果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从中医角度分析,山竹性...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

  •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鸡血藤的功效和作用一般包括抗炎作用、抗菌作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抗氧化作用等,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抗炎作用:鸡血藤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

  • 静脉曲张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静脉曲张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被视为最好的,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境,其中包括压迫治疗法、硬化剂治疗、血管外激光或脉冲光治疗、外科抽除手术、中医治疗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

  • 艾灸后有脏血从下面流出艾灸后有脏血从下面流出

    艾灸后有脏血从下面流出是指艾灸后女性出现阴道流血,并非是脏血,这种情况出现临床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说明艾灸有效,是经络疏通后瘀血排出体外的表现;二是说明艾灸操作不当引起身体损伤出现的流血。1...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

  • 荞麦面皮减肥期间可以吃吗荞麦面皮减肥期间可以吃吗

    荞麦面皮减肥期间可以适当吃。减肥还需注意饮食均衡和积极运动,这样才能比较好的达到减肥的目的;此外,从中医角度来说,气虚和阳虚的人群更加容易发胖,出现相应症状的建议进行调理。1、合理食用:荞...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

  • 吃完橙子嘴巴一圈辣乎乎的怎么办吃完橙子嘴巴一圈辣乎乎的怎么办

    吃完橙子嘴巴一圈辣乎乎的,可能是由于橙子未成熟、过敏、酸性刺激、口腔疾病、过度食用等原因导致。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

  • 老人忽冷忽热出虚汗怎么回事老人忽冷忽热出虚汗怎么回事

    老人忽冷忽热出虚汗,可能是由于气虚、阴虚、风热表证、少阳病、风寒感冒、肝胆湿热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1、气虚:这是由于过度劳累或...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

  • 晚上汗流不止是什么原因晚上汗流不止是什么原因

    晚上汗流不止,可能是由于睡眠环境闷热导致的生理原因,也有可能是由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汗症、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具体如下:一、生理原因:晚上出汗过多通常会考虑睡...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

  • 湿热症状吃什么中成药湿热症状吃什么中成药

    湿热症状一般可以吃三仁汤、王氏连朴饮、茯苓皮汤等中成药,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具体如下:从三焦论治,治上焦宜轻,以芳香辛宣;治中焦宜平,以辛开苦降;治...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

  • 通窍鼻炎片是饭前还是饭后吃通窍鼻炎片是饭前还是饭后吃

    通窍鼻炎片饭前吃,饭后吃都可以,可根据患者的胃肠情况进行选择。通窍鼻炎片属于中成药,由炒苍耳子、薄荷等成分组成,可用于改善鼻塞、流涕、前额头痛、过敏性鼻炎等症状。如果患者的胃肠功能较好,没...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