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高锰酸钾中毒的症状

高锰酸钾中毒的症状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4-10 16:09:58 手机版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医疗上常用于皮肤消毒、冲洗阴道等。若患者不慎误服或吸入过量的高锰酸钾,则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以及神经系统症状。

一、消化系统症状

1.急性腐蚀性胃肠道炎:由于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腐蚀作用,如果大量摄入后可导致口腔黏膜和食管黏膜损伤,从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2.溃疡形成:当胃肠道受到高锰酸钾刺激时,会导致局部组织受损,并逐渐形成溃疡面,表现为腹部疼痛不适感。

二、呼吸系统症状

在接触高锰酸钾后,部分人群会出现呼吸道反应,如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表现。

三、神经系统症状

1.头晕乏力:因为高锰酸钾属于一种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内会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所以会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

2.抽搐:严重者还会伴有肌肉痉挛四肢麻木意识障碍等情况发生。

四、其他症状

还可能出现心悸、发热、休克等全身症状。建议立即到医院进行洗胃治疗,同时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保护胃黏膜,促进毒素排出。对于已经出现昏迷的患者,需要给予吸氧处理。

最近更新

  • 黑咖啡可以减肥吗真的假的黑咖啡可以减肥吗真的假的

    黑咖啡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减肥,但它可以作为健康饮食和活跃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帮助支持减肥努力。以下是黑咖啡与减肥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联系:1.提高新陈代谢:黑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新陈代谢,帮助...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莴笋尖的功效与作用莴笋尖的功效与作用

    莴笋尖属菊科、草本植物,性平,归脾胃经,具有促进消化、通乳、利尿的功效。1、促进消化:莴笋尖中含有很多许多天然成分,这种成分可以促进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加快胃肠道蠕动,加快对食物的消化和吸...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冬凌草的功效与作用冬凌草的功效与作用

    冬凌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等功效与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1、清热解毒:冬凌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疾病,如口腔...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炒姜米茶能减肥吗炒姜米茶能减肥吗

    炒姜米茶作为一种食品一般并没有直接的减肥效果,适当喝一些炒姜米茶对于身体是有一定益处的,炒姜米茶摄入的量不多,一般不会导致肥胖发生,因此可以在减肥期间喝。临床上减肥效果的达到一般需要保证消...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茯苓与什么搭配效果更好茯苓与什么搭配效果更好

    茯苓搭配什么中药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判断,需经过医师辨证,通常与白术、薏苡仁、山药、泽泻搭配效果更好。茯苓味甘,性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具有通利小便、消除水肿、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舒胸片不适合什么人吃舒胸片不适合什么人吃

    舒胸片不适合对该药物过敏人群及孕妇吃,容易给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舒胸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是由三七、红花、川芎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以及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淤血阻滞引起的胸闷、心前区...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大枣和南瓜可以一起吃吗大枣和南瓜可以一起吃吗

    大枣和南瓜可以一起吃,两种食物并不相克,因此可以一起食用。大枣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的果实,其果肉肥美,味道甘甜,性温平和,归属于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缓和药毒等作用,临...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风热感冒需要打针吗风热感冒需要打针吗

    风热感冒是中医的病症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在治疗上以口服中药为主,一般不会打针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重,难以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可采用针剂注射治疗。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患者常见...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女人阴虚最佳10食物女人阴虚最佳10食物

    女性阴虚通常没有需要进食的最佳10食物这一说法。阴虚体质的调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饮食选择。阴虚体质常推荐的滋阴食物包括枸杞、银耳、莲子、黑芝麻、鸭肉、山药、百合、黑豆、桑葚和蜂蜜。如果症...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藿香正气水能和啤酒一起喝么藿香正气水能和啤酒一起喝么

    藿香正气水不能和啤酒一起喝,不单是藿香正气水,其他的药物也都不能与啤酒一起服用。藿香正气水是中成药,其成分中含有酒精。喝藿香正气水时与啤酒同服,体内的乙醇含量会增加,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