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小儿豉翘颗粒为什么不建议吃

小儿豉翘颗粒为什么不建议吃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5-04-25 05:45:49 手机版

小儿豉翘颗粒,全名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不要建议吃主要由于其副作用是引起过敏、肝肾功能负担加重、胃肠功能紊乱等。具体分析如下:

1、存在药物过敏反应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如连翘、淡豆豉、薄荷等。如果患儿对其中任何成分存在过敏反应,服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

2、肝肾功能负担加重

肝阳上亢时,肝脏功能失调,易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的某些成分如薄荷叶、连翘等具有一定的解表作用,可能会加剧肝阳上亢的症状。同样,肾阴虚会导致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现象,而该药物中的黄芩、淡豆豉等成分可能加重这些症状。

3、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的大黄等成分具有解毒泻下的作用,部分患儿服用后可能出现腹泻等症状。此外,药物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也要注意慢性病患儿、高热惊厥史患儿需谨慎,避免过量用药

服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最近更新

  • 上大厕腰疼怎么回事上大厕腰疼怎么回事

    上大厕腰疼通常是由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盂肾炎、盆腔腹膜炎、输尿管结石等引起的症状。如出现任何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腰肌劳损...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

  • 肝经拍打的正确方法肝经拍打的正确方法

    肝经拍打是一种传统中医按摩方法,通过拍打肝经,可以帮助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等。肝经拍打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姿势、确定拍打部位、控制拍打力度、掌握拍打时间和频率。如果症状持续不缓...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

  • 一天一个苹果的十大好处一天一个苹果的十大好处

    一天一个苹果通常没有“十大好处”这一说法,但确实能为人体带来诸多益处。常见的好处包括促进消化与预防便秘、增强免疫力、改善皮肤状态、辅助降低胆固醇、预防疾病等。1、促进消化与预防便秘:苹果富...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

  • 橘红和化橘红是一种药吗橘红和化橘红是一种药吗

    橘红和化橘红不是同一种药,两种药物在药物来源以及药物性状方面存在区别,但是两者的药物疗效差别不是很大,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来选择用药。橘红和化橘红的区别如下:1、药物来源:橘红是植...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

  • 活性叶酸和普通叶酸有什么区别活性叶酸和普通叶酸有什么区别

    性叶酸和普通叶酸在吸收效率、代谢过程、补充效果、安全性和适用人群方面存在明显区别。选择适合的叶酸补充剂需要考虑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具体需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

  • 孕妇吃了马齿苋怎么办孕妇吃了马齿苋怎么办

    孕妇不小心吃了马齿苋,可以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来对症处理,如有消化不良、腹泻、流产等症状时,一般需要服用促进消化药物、益生菌、保胎或终止妊娠等治疗,具体如下:1、消化不良:若孕妇吃了马齿苋后...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

  • 寒湿重吃什么药效果最好寒湿重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一般没有湿寒重吃什么药效果最好的说法,寒湿重是中指身体内寒湿邪气过重引起的症状,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治疗寒湿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相结合,可以吃一些姜、蒜、葱、辣椒和...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

  • 喝中药拉稀是在排湿气吗喝中药拉稀是在排湿气吗

    喝中药拉稀不一定是在排湿气。一、是在排湿气如果喝中药后拉稀是排湿气的表现,那么这通常意味着中药中的利湿成分在起作用,通过促进肠道排泄来去除体内湿气。这种情况下,拉稀可能是暂时的,且随着湿气...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

  • 红极参的功效与作用红极参的功效与作用

    红极参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延缓衰老、健脑补血、清除血管垃圾等功效。1、延缓衰老:红极参含有软骨素、酸性粘多糖,这两种元素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以修复受损的细胞、增强免疫力...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

  • 山楂陈皮加红糖可不可以治打呼噜山楂陈皮加红糖可不可以治打呼噜

    打呼噜指打鼾,山楂陈皮加红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痰多导致的打鼾症状,但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打鼾,治疗效果不明显。山楂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有机酸,适当食用山楂可以消食健脾、增加食...

    中药知识 日期: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