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完球后脚跟疼,可能是鞋子不合适、软组织受损、跟腱损伤、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鞋子不合适:打球的过程中,如果穿了不合脚的鞋子后,可能会对跟腱部位的皮肤,造成反复的摩擦刺激,导致软组织受损引发疼痛、麻木等症状。选择合脚的鞋子,可减少此类症状发生。
2、软组织受损:在打球过程中,患者可能会进行跑跳运动,在落地时,脚后跟部的软组织可能会出现反复的牵拉,出现明显的疼痛、红肿等症状。可以适当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循环。当疼痛比较严重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如复方氯唑沙宗片、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氯诺昔康片等药物。
3、跟腱损伤:在打球的过程中,跟腱部位如果突然遭受外界猛烈的刺激之后,跟腱部位会被过度牵拉,已经超出跟腱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出现跟腱损伤,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如保泰松片、吲哚美辛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药物,如果跟腱断裂,进行软组织修复重建手术,跟腱部位进行缝合。
4、跟腱炎:长时间进行跑跳等运动,会导致跟腱跟骨部位反复的受到牵拉,出现炎症反应,因此会刺激到跟腱部位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行走困难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复方氯唑沙宗片、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氯诺昔康片等药物。
5、足底筋膜炎:可能是运动姿势不正或过度行走,诱发足底筋膜炎,受到炎症因子侵袭,而炎症因子刺激到局部时,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如行走困难、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塞来昔布片、布洛芬片等药物。
适当进行运动可有利于身心发展,但要注意不可剧烈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在治疗过程期间,患者要多注意休息。日常还需要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能够补充身体内的营养物质,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