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sp监护仪上多少为正常
监护仪上的resp代表的是呼吸频率。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的正常值应该为12次~20次/分钟。
呼吸频率指的是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胸部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包括有一次吸气和一次呼气。正常的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正常应该为12次~20次/分钟。一般来说,女性的呼吸频率比男性的快1次~2次。临床上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身体异常情况。如果呼吸频率过快,超过24次/分钟,提示可能存在发热、贫血、甲亢、疼痛、心力衰竭等情况。正常情况下,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增加4次/分钟。如果呼吸频率过慢,低于12次/分,考虑可能跟颅内压增高、镇静剂或麻醉剂使用过量等原因有关。
一旦发现监护仪上的resp值异常,应尽快咨询相关的医生,查明病因后接受治疗。
2 来月经头疼头晕,浑身酸痛什么原因
来月经头疼头晕、浑身酸痛,可能是激素水平、精神因素、上呼吸道感染、经前期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激素水平:在月经期间,由于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也会引起颅内压增高,可能会伴有头晕、头疼或者是身体不适症状,需要注意休息,保持8小时到10小时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熬夜。
2、精神因素:如果在月经期间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影响到血液循环,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可能会出现头疼、头晕,身体乏力、酸痛等症状,建议放松心情,可以听节律舒缓的音乐,转移注意力。
3、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在月经期间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能会导致鼻腔或咽喉部位的炎症,也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身体发热,引起浑身酸痛,也会伴有脑部血管痉挛,出现头疼、头晕症状,可以使用热毛巾对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热敷,能够促进热量散失,热敷时间在15分钟到20分钟,每天2次到3次,若症状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胶囊、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病情恢复。
4、经前期综合征:月经来潮之前或者是来潮时,由于出现了黄体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出现躯体症状或者是精神症状,伴有潮热盗汗、头晕乏力,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跳绳、跑步等运动,能够放松心情,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片、螺内酯片、乌鸡白凤丸等药物进行调理,改善相关症状。
5、缺铁性贫血:主要是铁元素缺乏引起的,会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会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也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是全身酸痛,平时可以吃一些橙子、苹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促进铁的吸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补铁的效果。
除了以上因素,也有可能与高血压、焦虑症等原因引起的。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适当的增加衣物,避免导致受到寒冷刺激。
3 身体突然惊一下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身体突然惊一下可能是生理的肌肉痉挛造成的,若无其他不适可不做特殊处理,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如劳累、服用某些药物、低钙血症、颅内感染、癫痫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肌肉痉挛:可能是情绪变化、紧张、压力、着凉等情况造成的肌肉痉挛,通常是一过性的,若无其他不适症状可不做特殊处理,但避免上述不良因素情况的再次发生。
2、劳累:过度劳累,肌肉痉挛可出现身体突然抽搐。建议劳逸结合,经适当休息后症状通常可自行缓解。
3、服用某些药物:在服用兴奋性药物后,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导致身体出现抽搐。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咨询药师或医师,看是否需停用或更换目前所使用的药物。
4、低钙血症:机体血钙降低时容易导致肌肉的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出现抽搐症状。建议遵医嘱及时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片等。
5、颅内感染:部分颅内感染的人因大脑缺血缺氧或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出现身体突然惊一下,但同时可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使用青霉素、万古霉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菌、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6、癫痫:癫痫发作时可出现身体突然惊一下,手中物体掉落等表现。建议及时就诊,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
此外,还可能与电解质紊乱有关。若经常出现该情况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做相关排查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4 新生儿头顶囟门有点凸出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新生儿头顶囟门有点凸出,常见原因包括新生儿哭泣、细菌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颅脑损伤、颅脑肿瘤等。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精心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新生儿哭泣:新生儿剧烈哭泣时,颅内压增高,就会引起头顶囟门凸出。需要家长精心照顾新生儿,避免患儿经常哭闹,就会使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2、细菌性脑炎:新生儿免疫力比较低,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可引起脑组织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炎性损害渗出增多,颅内容积增大就会引起头顶囟门凸出、发热、惊厥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
3、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杆菌对脑膜组织造成炎性损害,局部渗出增多,会出现囟门凸出、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注射液、利福平胶囊、乙胺丁醇片等药物治疗。
4、颅脑损伤:新生儿颅脑受到重力损伤,可出现颅脑血肿或出血,颅内压升高可引起囟门凸出、恶心、喷射性呕吐等症状。需要患儿注意休息,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治疗。
5、颅脑肿瘤:新生儿出现颅脑,内肿瘤时颅腔内压力明显增高,就会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囟门凸出等症状,可根据病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
此外,病毒性脑炎、脑积水等疾病也可引起该情况,需要在专业儿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5 宝宝发烧39度吃药就吐
发烧是一种通俗的讲法,临床上的医学术语为发热。宝宝发热常用的退烧药物多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这类药物会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而宝宝的脾胃功能通常是比较弱,导致有些人吃了之后会出现呕吐等现象,使药效得不到利用;宝宝发热39度,吃非甾体抗炎药后就吐,可以选择使用退热栓剂放入宝宝肛门内来降温,或者选择注射退热针来退热,在退热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防止脱水,同时也要找出引起发热的原因。
1、退热栓剂:当宝宝发热到39度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退热,如果吃了退热药物后会出现呕吐的情况,会影响对药物的吸收,不能达到更好的退热效果,可以选择能够退热的栓剂放在肛门内,也能够达到退热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吲哚美辛栓、复方小儿退热栓等药物。
2、注射退热针:当宝宝发热39度后吃药就吐,可以选择去医院找医生注射退热针来退热,注射退热针后30分钟左右能够看到明显的退热效果。常用的退热针有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赖氨匹林等。
除了要及时退热之外,还要找出引起退热的原因,多是因为受到了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所以在退热的同时还需要使用消炎等药物,可以静脉用药,如静脉应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注射用头孢拉定等,伴有颅内压增高,可配合应用甘露醇注射液,需明确病因,进一步治疗,具体建议遵医嘱。
推荐阅读
囟门指婴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颅骨间隙。囟门鼓起来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药物副作用、维生素D中毒、硬膜下积液、脑膜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1、正常生理现象:婴儿的颅骨结合不紧密,所以囟门是婴儿头
# 作用 # 副作用 # 支气管扩张
121人浏览宝宝囟门早闭可能会出现头围偏小、头型异常、眼睛异常、发育迟缓、颅内压增高等征兆,这些征兆需要家长们密切关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1、头围偏小:囟门早闭会限制头围的生长,导致头围偏小。这是囟门早闭最常见的征兆之一。家长们应定期测量宝宝的头围,并注意其变化。2、头型
# 颅内压增高 # 发育迟缓 # 头痛
119人浏览太阳穴筋胀痛,可能是受凉、过度紧张、外伤、高血压、偏头痛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1、受凉: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空气中,会导致冷空气刺激太阳穴位置,引发肌肉痉挛,产生疼痛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患
# 颅内压增高 # 肌肉痉挛 # 头晕
157人浏览宝宝一跳一跳的动,可能是惊跳反射、环境因素、维生素D缺乏等,但也可能是癫痫、脑炎等导致,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果宝宝出现异常症状时,建议及时带宝宝就医,根据不同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措施。详情如下:1、惊跳反射:这是宝宝突然受到惊吓
# 宜 # 难治性癫痫 # 颅内压增高
193人浏览大人鱼肝油小孩通常不可以吃,孩子吃大人的鱼肝油很可能会引起鱼肝油中毒,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鱼肝油的成分有维生素A、维生素D等,维生素A能够促进视觉发育,维生素D能够增加钙吸收,能够防止儿童佝偻病或者钙缺乏症,但是鱼肝油的类型有多种,在给宝宝吃鱼肝油时,
# 成分 # 效果 # 颅内压增高
85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