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一圈疼,可能是过度劳损、扭伤、骨折、骨关节炎、痛风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过度劳损:比如经常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重体力劳动、久站等,会对脚后跟部位造成压迫,导致肌肉过度劳损,从而出现疼痛。一般适当休息之后,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2、扭伤:女性经常穿高跟鞋或者走路姿势不当,走路的时候会导致脚踝扭伤,出现疼痛,疼痛严重时会放射到脚后跟出现疼痛。在扭伤后的24个小时之内可以冰敷,时间在10分钟左右。24个小时之后可以用毛巾热敷,温度尽量控制在40℃,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冷敷和热敷都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3、骨折:在骨折之后,由于骨骼之间的连接出现损伤,会导致骨折处出现疼痛。出现骨折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石膏固定或夹板固定。
4、骨关节炎:多数是由于关节外伤、年龄等因素引起,外伤症状比较轻微时可以通过热敷的方法缓解,温度不能超过40℃,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如果是年龄因素引起无需做特殊治疗,但在引起剧烈疼痛时。可遵医嘱服用消炎止痛类的药物,比如吲哚美辛缓释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
5、痛风:主要和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等因素有关,由于尿酸盐结晶会沉积在关节,出现局部疼痛。出现痛风时可遵医嘱服用秋水仙碱片、非布司他片、哚美辛缓释片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降低尿酸以及镇痛的作用。
患者在日常生活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例如辣椒、烧烤、雪糕等,以免对胃肠道造成负担,影响人体对药物成分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