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缝脱皮开裂糜烂一般考虑足部大量出汗、脚癣、足部湿疹等,常根据不同发病原因积极对症支持治疗。
1、足部大量出汗:脚底汗腺比较发达、透气性差,大量出汗后汗液在脚趾间的皮肤上停留,皮肤就会浸泡变得湿软发白,长期情况下细菌大量滋生,脚趾缝皮肤会开裂,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瘙痒。因此尽量穿透气性好的鞋,尤其夏季天气热时候,可尽量避免脚部潮湿闷热的环境,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换鞋袜、勤洗脚,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2、脚癣:脚趾缝里脱皮开裂糜烂,多考虑浸渍糜烂型足癣,是足部真菌感染引起,以3~4趾和4~5趾间多见,多见于足部多汗、长期穿透气性差鞋者,夏季多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潮红糜烂常有渗液,继发细菌感染时足部出现异味。因脚趾间没有皮脂腺,缺乏抑制皮肤真菌的脂肪酸,而足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天热出汗多时潮热的环境,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皮肤角质层较厚,真菌以角质层中的角蛋白为食,更利于足部真菌繁殖。浸渍糜烂型足癣常外用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湿敷,待渗出减少时再外用粉剂,如氧化锌粉、炉甘石洗剂、咪康唑粉等,皮损干燥后外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阿莫罗芬乳膏等治疗。
3、足部湿疹:足部发生湿疹时,表现为红斑、丘疱疹,严重时可形成水疱、糜烂、脱屑等,伴剧烈瘙痒。治疗时可口服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氯雷他定等抗组胺,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氟轻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皮质醇激素药物抗炎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