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女性得阴挺病是怎么回事

女性得阴挺病是怎么回事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5-05-18 11:22:34 手机版

女性得阴挺病,即盆腔脏器脱垂,特别是子宫脱垂,通常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该病症的主要成因为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卵巢功能减退、其他因素等。

1、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第二产程延长或阴道助产可能导致宫颈、子宫韧带及盆底肌过度延伸甚至撕裂,产后局部张力降低,进而引发子宫脱垂。

2、长期腹压增加:长期存在的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长时间站立或蹲位工作、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及存在巨大腹腔肿瘤等情况,均可使腹压持续增高,促使子宫下移而发生脱垂。

3、卵巢功能减退: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或缺乏,导致盆底筋膜等支持结构发生退行性变,从而引发子宫脱垂。

4、其他因素:如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不良、老年患者盆底组织萎缩退化、性生活过度、生产次数过多等,也可能造成身体虚弱,耗伤精气,损伤肾脏,进而引起阴挺。

出现子宫脱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后,积极配合医生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最近更新

  • 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哪个严重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哪个严重

    在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中,乙肝和丙肝相对更加严重,危害更大,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引起死亡。在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属于消化道传播疾病,可通过粪口传染。甲肝和戊肝引起的肝炎属于急性...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

  • 乙脑最危重的临床症状是什么乙脑最危重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乙脑最危重的临床症状,可能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脑水肿等。建议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如下:1、高热:高热之所以被认为是乙脑最危重...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

  • 只要流血就不会破伤风吧只要流血就不会破伤风吧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严重感染,通常通过开放性伤口进入体内。流血本身并不能预防破伤风。主要原因包括开放性伤口、深层刺伤、动物咬伤、烧伤或冻伤以及脏污污染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

  • 转氨酶三项偏高的原因转氨酶三项偏高的原因

    转氨酶三项一般指的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三种酶大多存在于肝脏内,因此三项都偏高,往往提示肝脏存在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

  • 乙肝246阳性是什么意思乙肝246阳性是什么意思

    临床并不存在乙肝246阳性,但有乙肝245阳性。乙肝245阳性,一般指的是既往感染过乙肝,但是已经自愈或治愈了。乙肝245阳性指的是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为阳性,说明被检测...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

  • 类病毒和朊病毒的区别类病毒和朊病毒的区别

    类病毒和朊病毒都是亚病毒,但是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在于结构不同、复制方式不同、遗传物质不同、传播方式不同、所致疾病不同等。如果发生这两种病毒的感染,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诊治。具体分析如下:1、...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

  • 依西美坦对肝功能影响依西美坦对肝功能影响

    依西美坦包括片剂和胶囊剂,是一种抗肿瘤药,如果用药时间比较短,可能对肝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如果用药时间比较长,且用药量过大,可能会对肝功造成明显影响。具体用药需在医嘱下进行。1、可能对肝功能...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

  • 怎么判断是不是猩红热怎么判断是不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由A群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痛、皮疹等症状。可根据猩红热可能导致的不适症状表现进行初步判断,但具体判断还需要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一、猩红热可能导致...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

  • 成人乙肝疫苗三针间隔时间怎么算的成人乙肝疫苗三针间隔时间怎么算的

    成人乙肝疫苗三针间隔,一般以0月、1月、6月计算。全程疫苗结束一个月之后复查乙肝5项,后每3~5年需要复查乙肝5项明确是否再次接种。成人若乙肝5项全阴性或者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mIU/m...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

  • 查乙肝病毒量需要空腹吗查乙肝病毒量需要空腹吗

    通常,查乙肝病毒量不需要空腹,任何时候检测都可以。检查乙肝病毒量是抽血检查血液中是否含有乙肝病毒,是否空腹对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并不会有影响,也不会影响乙肝病毒量的检测,因此检查乙肝病毒量是不...

    用药指南 日期: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