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站着头晕躺着不晕,可能和长期不活动、治疗方式不当、疾病加重、体位性低血压、脑部供血不足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不活动:颈椎病患者如果长时间站立,可能会导致颈椎处的神经遭到压迫,便会引起头晕的情况。患者躺下后压迫的症状可能会得到解除,头晕的症状便会得到改善。需要积极对颈椎病进行治疗,如遵医嘱通过依托考昔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氯唑沙宗片等药物治疗。同时还需要接受牵引治疗,时间可控制在15~30分钟,一天可进行一次。
2、治疗方式不当:如果颈椎病患者没有接受医生的针对性治疗,只是私自服用药物或进行物理治疗,可能无法有效的控制颈椎病,引起的症状并不会得到有效改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如避免长期低头、每周进行3~5次游泳等,同时还可以遵医嘱通过塞来昔布胶囊、吲哚美辛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等。
3、疾病加重:如果患者长期低头或经常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能会导致颈椎病进一步加重,患者站立时可能会感觉到较为明显的疼痛,还会出现上肢麻木、活动受限等。可遵医嘱通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钴胺片、氯唑沙宗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颈椎前路手术。
4、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一种血压调节异常的表现,指的是患者在站立时血压明显下降,会引起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平躺时血压可能不会出现明显异常。患者可遵医嘱通过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醋酸氢化可的松片等药物治疗。
5、脑部供血不足:如果颈椎压迫神经根,可能会影响大脑的供血供氧,大脑供血不足时,便会出现头痛、头晕等,患者的头晕会在站立时更加明显。可以遵医嘱通过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支架植入术等。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不建议频繁改变体位。患者需要保持一个平稳的情绪,情绪不宜起伏过大,以免影响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