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酸脚累通常是指脚部酸胀。脚部酸胀乏力,可能是脚部长期受压、运动量大、缺钙、筋膜炎、扁平足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脚部长期受压:对于具体的劳动者、供场所安检员以及收银员等,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长时间站立,会容易导致脚部长期受压,脚部血液循环不佳,从而引发局部出现酸胀、乏力等。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可以用45~50℃的温开水泡脚,能够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典型局部不适。泡脚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左右。
2、运动量大:如果在短时间内运动量比较大或者长期负重,容易产生大量乳酸,长时间在身体内堆积,可能会引发局部酸痛,可能还会伴随易疲劳、乏力等不适。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平时要注意休息,可以洗温水澡,能够促进乳酸代谢,也能够缓解身体疲劳感。
3、缺钙:如果日常过节食、经常挑食或者偏食等,可能会导致体内严重缺乏钙元素。当体内严重缺乏钙元素时,可能会导致肌肉兴奋度异常,从而出现身体乏力、疼痛等不适。首先需要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并且遵医嘱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生素AD滴剂、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治疗。
4、筋膜炎:目前引起筋膜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身体长期受到寒冷刺激、慢性劳损或者创伤等,导致筋膜出现炎症性反应。由于脚部筋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会容易出现脚发酸、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不适。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对发生筋膜炎的部位进行拉伸训练,如通过弹力球辅助等,可以放松局部肌肉,缓解静脉压力。可以反复操作5~10次,每天可以训练3~4次。
5、扁平足:扁平足主要是指足弓低平,或消失,属于比较常见的足部畸形,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穿鞋不当、长期卧床等。典型的症状会表现为足部易疲劳、疼痛等,如果没有及时抑制,可能会形成固定的畸形。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通过用足趾行走,屈趾运动,提踵外旋运动。每天可以反复操作5~10次,每次训练的时间尽量控制在5~15分钟。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跟骨内移截骨术等方法治疗。
如果局部疼痛比较严重,建议卧床休息,必要时可以抬高患肢,有助于血液回流。平时要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以免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