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即拇趾。脚大拇趾头疼,可能是不良的穿鞋袜习惯、甲沟炎、外伤、鸡眼、骨刺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后,遵医嘱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方法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不良的穿鞋袜习惯:如果长期穿高跟鞋、尖头鞋,或者不合适的鞋子,可能会因脚趾长期受到挤压,血循环流通不畅,会出现短暂性的疼痛。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平时尽量穿合适的鞋子,避免局部长期受到挤压。
2、甲沟炎:可能日常不注意局部卫生、频繁剪趾甲等,容易导致趾甲往周围的软组织内生长。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到摩擦,易引发感染,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炎症性反应。如果病情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鱼石脂软膏、阿莫西林胶囊以及醋酸氯己定溶液等药物改善。如果比较严重,已经形成脓肿,需要采取切开引流术治疗。
3、外伤:可能在走路时或者运动时,导致一个脚趾或者多个脚趾受到外力作用,软组织受损后会损伤局部神经,从而引发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不适。可以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用冰块冰敷局部5~10分钟,能够促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疼痛。24小时后,可以用毛巾沾上40℃左右的温开水,热敷局部5~10分钟,能够促进皮下淤血消退,减轻不适。同时也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和预防感染的药物改善,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
4、鸡眼:可能是足部皮肤长时间受到挤压或摩擦,导致局部出现角质增生,会使局部出现边界较清楚、淡黄色的圆锥形角质栓,按压时自觉疼痛。可以遵医嘱用鸡眼贴、水杨酸软膏、尿素乳膏等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可以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能够软化局部角质,助于疾病恢复。泡脚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20分钟。
5、骨刺:可能是年龄增长、体内钙元素流失过多等,导致正常骨骼边缘形成骨性增生。病发时常有局部包块、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如果局部没有出现其他不适,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日常可以结合身体情况,适量摄入含钙质较丰富的食物,例如牛奶、鱼肉等。如果局部出现疼痛以及麻木等不适,可以遵医嘱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以及维生素B1片等药物治疗。
在治疗期间要养成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帮助。用药时必须要严格遵医嘱,不建议擅自增减药量,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