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新生儿黄疸不退的原因有哪几种

新生儿黄疸不退的原因有哪几种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3-31 16:13:18 手机版

新生儿黄疸不退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常见的生理性因素包括早产儿、母乳性黄疸等;而病理性因素则包括感染性疾病、胆道闭锁等。

一、生理性因素

1.早产儿:由于胎儿在宫内发育时间较短,肝脏代谢能力较差,出生后会出现黄疸的情况,并且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退。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宝宝的成长和发育,症状会逐渐改善或消失。

2.母乳性黄疸:如果母亲摄入过多含有胡萝卜素的食物,则会导致婴儿出现皮肤发黄的症状,但通常不会伴随其他不适现象。建议停止喂养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

1.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疾病,可能会使患儿体内的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发生。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胆道闭锁:若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的胆道闭锁,也会造成体内胆红素无法排出,进而引发该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再对因处理。

最近更新

  • 宝塔糖的功效和作用宝塔糖的功效和作用

    宝塔糖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药材制成,具有健脾消食、驱虫作用、调理胃肠、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和作用。使用药物之前建议先到医院咨询医生。1、健脾消食:宝塔糖中的药材如山楂、麦芽...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

  • 三焦经是身体哪个部位三焦经是身体哪个部位

    三焦经是身体头部开始,沿着颈部、上肢内侧的前缘,一直延伸到手指尖。三焦经是中医学中的概念,属于十二经络之一,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焦经的起点是在头部的一个穴位耳后,然后沿着颈部的前部...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

  •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广泛而深远,具体体现在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等。1、健脾补中:黄芪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对于脾胃虚弱、食欲...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

  • 淋巴消肿的最快方法是什么,吃什么药淋巴消肿的最快方法是什么,吃什么药

    淋巴消肿通常没有最快的方法,可通过增加蛋白质摄入、按摩、热敷等方法缓解。药物可选择消肿止痛片、利尿剂、抗生素、消炎药、中药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一、淋巴消肿的方法1、增加蛋白质摄入:蛋...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

  • 发热脾气暴躁什么原因发热脾气暴躁什么原因

    发热脾气暴躁,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精神因素、胃火旺盛、肝火旺盛、阴虚火旺等原因所导致,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环境因素:如果患者所处环境温度比较高,有可能...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

  • 李子的功效与作用李子的功效与作用

    李子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具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健胃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消肿、改善贫血、美容养颜等。具体如下:一、健胃消食:李子含有天然的有机酸,如苹果酸和柠檬酸,这些...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

  • 脸上有斑怎样去除脸上有斑怎样去除

    脸上有斑是许多人面临的困扰,但通过适当的方法,是有可能减轻甚至去除这些斑点的。去除方法包括做好防晒、使用美白产品、化学剥脱术、激光治疗、中医调理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一、做好防晒:阳光中的...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

  • 鸡内金治胆囊结石方法鸡内金治胆囊结石方法

    鸡内金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利胆排石等多种功效,对于治疗胆囊结石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鸡内金并不能直接溶解或消除较大的胆囊结石,其效果主要体现在缓解由结石引...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

  • 酵母菌是真核还是原核酵母菌是真核还是原核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和其他复杂的细胞结构。细胞结构,遗传物质,细胞分裂,代谢过程,应用领域等相关介绍如下:1. 细胞结构: 酵母菌具有真核生物的典型结构,包括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

  • 连翘败毒片功效与作用连翘败毒片功效与作用

    连翘败毒片是一种中成药,其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上。1、清热解毒:连翘败毒片中的核心成分包括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等,这些成分都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作用。连翘,作为传统中药材,...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