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171篇文章

21526人浏览

1 多高的黄疸易造成脑瘫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高水平的黄疸(即高胆红素血症)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脑瘫。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20mg/dL(342μmol/L)时,有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当胆红素水平过高时,胆红素可能穿过血脑屏障,沉积在大脑基底神经节,导致核黄疸。核黄疸可引起严重的脑损伤,增加脑瘫的风险。早产儿的肝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更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并发症。及时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有效降低脑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20mg/dL(342μmol/L)时,有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这种高胆红素水平会使胆红素穿过血脑屏障,沉积在大脑基底神经节,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因此,定期监测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对于预防脑瘫至关重要。

2.核黄疸:

当胆红素水平过高时,胆红素可能穿过血脑屏障,沉积在大脑基底神经节,导致核黄疸。核黄疸是一种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其主要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退、抽搐和智力发育障碍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核黄疸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增加脑瘫的风险。

3.脑瘫风险:

核黄疸可引起严重的脑损伤,增加脑瘫的风险。脑瘫是一种由于脑部发育受损而导致的慢性运动和姿势障碍。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核黄疸是导致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对于降低脑瘫风险至关重要。

4.早产儿风险更高:

早产儿的肝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更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并发症。早产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功能较差,血清胆红素水平更容易升高,从而增加核黄疸和脑瘫的风险。因此,早产儿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及时的干预。

5.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及时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有效降低脑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方法包括光疗、换血疗法和药物治疗等。光疗是通过蓝光照射将胆红素分解成无害的物质,换血疗法则是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时使用的紧急治疗手段。及时进行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摄入足够的营养也有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

为了降低黄疸对新生儿的危害,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进行光疗、换血疗法和药物治疗,并确保新生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对于已出现相关症状的新生儿,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高胆红素血症史,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阅读全文

2 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医学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眼白发黄,通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的原因包括肝细胞损伤、胆管阻塞、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和药物性肝损伤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肝细胞损伤:肝细胞受损是黄疸的常见原因,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都会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对于肝细胞损伤引起的黄疸,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肝病治疗药物,如护肝片、甘草酸二铵胶囊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和劳累。

2.胆管阻塞:胆管阻塞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起黄疸,常见原因包括胆结石、胆管炎等。对于胆管阻塞引起的黄疸,建议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胆管切开术或胆囊切除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

3.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等疾病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过多的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引起黄疸。对于溶血性疾病引起的黄疸,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

4.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脏功能未完全发育,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密切观察,必要时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

5.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引起黄疸,如大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黄疸,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药物,如双环醇片、复方益肝灵胶囊等。

为了有效缓解黄疸症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过多的药物,并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已出现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病因,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阅读全文

3 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病

胆红素高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指标异常现象,可能预示着多种健康问题,主要原因包括肝脏疾病、胆道疾病、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及遗传性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会导致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从而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患者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必要时接受抗病毒、保肝治疗。

2.胆道疾病:胆结石、胆管炎等胆道疾病会阻碍胆汁排泄,导致胆红素积聚。需要通过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释放大量的胆红素,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导致胆红素升高。需进行血常规检查,明确溶血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4.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功能未发育完全,代谢胆红素的能力较弱,容易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建议进行胆红素检测,必要时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

5.遗传性疾病:如Gilbert综合征,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水平偏高。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诊后根据病情轻重选择观察或药物治疗。

为了预防胆红素高引起的相关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阅读全文

4 间接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间接胆红素高通常与溶血性贫血、肝脏疾病、Gilbert综合征、新生儿黄疸和药物或毒素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记忆明确。

1.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裂过多,导致胆红素生成增加,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液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输血或药物治疗。

2.肝脏疾病:肝细胞功能受损,间接胆红素无法正常转化为直接胆红素。进行肝功能检查,遵医嘱进行护肝治疗,如服用保肝药物、调整饮食等。

3.Gilbert综合征: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但通常无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感染等。

4.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脏功能未完全发育,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定期监测新生儿黄疸情况,必要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5.药物或毒素:某些药物或毒素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解毒和对症治疗。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间接胆红素高,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平时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阅读全文

5 新生儿黄疸15到18要紧不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当黄疸值达到15到18mg/dl时,其严重性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新生儿的日龄、出生胎龄以及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出生仅1日龄的新生儿,尤其是3537周出生的早产儿,若伴有高危因素如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缺氧窒息、酸中毒或低血糖等,黄疸值达到1518mg/dl则可能属于严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如换血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生大于5日龄的、在38周以后出生的健康新生儿,黄疸值在15~18mg/dl时,虽然相对较安全,但仍应积极干预,如口服益生菌,并进行动态监测。高危因素的存在会显著增加黄疸的严重性和风险。这些高危因素包括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缺氧窒息、酸中毒或低血糖等。当新生儿存在这些高危因素时,即使黄疸值在正常范围内,也应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到3天出现,4到6天达到高峰,在7到10天内消退。如果黄疸值在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内逐渐上升并在正常时间内消退,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病理性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持续时间长,不易消退。如果黄疸值在15~18mg/dl且符合病理性黄疸的特征,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阅读全文

推荐阅读

新生儿败血症有什么症状,能治好吗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部分新生儿极不典型,有些没症状,仅表现为嗜睡、少吃、少哭、少动等。如发生黄疸、肝脾肿大、休克等症状时,则要高度怀疑新生儿败血症,经规范化治疗后一般能够治好。具

2025-03-22

# 用药 # 新生儿黄疸 # 休克

198人浏览
新生儿体温多少度正常范围

新生儿体温的正常范围在36.5℃到37.5℃之间。环境温度、衣物穿着、喂养情况、疾病感染和新生儿黄疸等因素都会影响新生儿的体温。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环境温度:新生儿体温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都会导致体温异

2025-03-22

# # 新生儿黄疸 # 感冒

119人浏览
新生儿黄疸17-18怎么办

一般早产儿黄疸不应超过15mg/dl,足月儿黄疸不应超过12.9mg/dl。若新生儿黄疸17~18mg/dl,考虑是病理性黄疸,需遵医嘱采取一般治疗、口服药物治疗、静脉输注治疗、蓝光照射治疗、换血疗法。具体如下:1、一般治疗: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及时给新生

2025-03-20

# 功效 # 新生儿黄疸 # 清热解毒

74人浏览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降下来

新生儿黄疸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及其他病理性黄疸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生理性黄疸: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周会出现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肝脏未

2025-03-19

# 成分 # 新生儿黄疸 # 感染

164人浏览
新生儿病理性的黄疸一般多久才能恢复

和生理性黄疸相比,病理性黄疸是指发生较早、持续时间较长的黄疸,比较常见于早产儿,也有部分足月儿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会在2~4周消退,但是也有少部分持续时间比较长,甚至无法自然消退,主要取决于发生原因。病理性黄疸一般是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有部分新生儿出生

2025-03-19

# 新生儿黄疸 # 早产 # 黄疸

74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