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抑制期,出现休克抑制期的症状就是失血性休克吗

抑制期,出现休克抑制期的症状就是失血性休克吗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3-06-08 10:59:22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出现休克抑制期的症状就是失血性休克吗2,骨髓抑制期 是什么意思3,白血病化疗过程中的骨髓抑制期是什么意思4,如何知道大脑在一天当中的兴奋期和抑制期是何时5,什么是抗原转换6,休克之前有什么临床表现

1,出现休克抑制期的症状就是失血性休克吗

失血性休克是休克的原因类型之一,而休克抑制期指的是休克病情发展的一个阶段!盗汗,燥热,头晕,眼花

2,骨髓抑制期 是什么意思

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的活性下降。血流里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源于骨髓中的干细胞。血流里的血细胞寿命短,常常需要不断补充。为了达到及时补充的目的,作为血细胞前体的干细胞必须快速分裂。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和放射治疗(radiation)、以及许多其它抗肿瘤治疗方法,都是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因而常常导致正常骨髓细胞受抑。 肿瘤治疗的不良作用,如导致贫血、导致抗感染能力下降(免疫抑制),是肿瘤治疗对骨髓细胞的影响。

3,白血病化疗过程中的骨髓抑制期是什么意思

骨髓抑制 就是指骨髓造血的功能被抑制了, 一般都是化疗后的副作用,在第14天左右,会降到一个层次。。传说的跌停板。 主要表现就是 血小板的降低 这时注意,用软毛刷刷牙,防跌防碰,吃软食,少食硬的东西。 白细胞的降低 减少探望,预防感冒,感染,饭前后漱口,防止口腔溃疡。 血红蛋白降低 就是贫血。。多吃点补血的就好了。这样不会治好的,如果化疗的次数多了,会更加危及生命。用中药治疗吧,效果会很好的,不过中医生的治疗水平很关键。三思

4,如何知道大脑在一天当中的兴奋期和抑制期是何时

一、跟一个用脑的习惯有关,常在早上用脑的脑子早上就比较兴奋,也有一些夜猫子,他们习惯晚上用脑,晚上大脑比较活跃。二、人体能量补充时间:用脑是一种比体力劳动还要耗能的工作,有充足的能量大脑才能有活力的工作。(刚吃完饭后大量血液流向肠胃为消化提供能量,此时脑能量不高,过半个钟再用脑较好)不一定,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大脑皮层的活动有两种情况:兴奋和抑制。正常时都存在,相互抑制相互转换。如为觉醒状态那么大脑皮层兴奋高于抑制,表现为兴奋;如睡眠状态就抑制高于兴奋,表现为抑制。大脑皮层兴奋可能会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样一来学校效果非但不好而且还会变得很差。那肯定不是啊,大脑皮层的兴奋,只能让你处于精神的活跃状态,不能直接影响到你的学习效率,相反,过于兴奋的状态容易疲劳,反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最佳状态应该是平心静气的学习,不要让你的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会死很多脑细胞的。

5,什么是抗原转换

什么是e抗原血清学转换?乙肝“大三阳”的儿童和成人经过免疫清除期后大部分进入病毒抑制期,e抗原转为阴性,e抗体出现,也就是“大三阳”转变成“小三阳”,成为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在医学上把这一过程称为“e抗原血清学转换”。在这一阶段,病毒停止复制或很少复制,肝病进展基本停止,原有的肝损害逐渐恢复。免疫清除期发生和持续时间都是因人而异、不能预测的,甚至许多感染者对此毫无察觉。这种自愈情况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5年后有一半感染者病毒达到抑制,10年后这个数字上升到70%;在病毒被抑制后,少数感染者甚至可以完成清除病毒。所以,医生们把e抗原血清学转换作为目前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标。但是,医生们也观察到,如果没有完全清除乙肝病毒,有些病毒抑制期的“小三阳”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可以再活动,导致疾病复发。复发的比例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不会超过20%。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抗原转换 英文名称:antigenic shift 定义:流感病毒抗原发生的大幅度或彻底的变异现象。

6,休克之前有什么临床表现

根据休克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休克早期和休克期,也可以称为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 1、 休克早期:休克刚开始时,人体对血容量减少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这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是兴奋性提高,患者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血容量减少的症状还不是很明显,患者开始出现皮肤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等症状。如果在休克早期能够及时诊断、治疗,休克很快就会好转,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休克会进一步发展,进入休克期。 2、 休克期:休克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进一步发展并超过人体的代偿能力而进入休克期。这时病人出现出冷汗、四肢冰凉、皮肤很明显的苍白、尿少或根本无尿、口唇肢端发青,严重时全身皮肤粘膜都明显发青等症状。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昏迷。这时医生检查会发现病人的血压不断下降,甚至测不出血压,脉搏也摸不清。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或皮肤、粘膜出现瘀斑,则提示病情已经发展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阶段。如果病人呼吸困难、烦躁、皮肤青紫越来越厉害,而且通过吸氧也不能改善症状,就应考虑病人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休克时器官出现的损害 病人发生休克后,全身各器官、各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受损较明显的器官有以下几项: 1、 肺:休克时的缺血、缺氧,可使得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细胞受到损伤。而且在治疗休克时还可引起肺部小血管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不张、水肿,部分血管闭塞、不通畅,结果就是流入肺部的血液不能很好的从肺得到氧气,各器官也就供氧不足。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 肾: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时,肾脏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导致肾脏缺血坏死,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3、 脑:脑部血流量减少,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缺血、缺氧又可引起脑细胞肿胀、血管通透性升高,从而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这时的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脑疝、昏迷。 4、 心:休克时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从而心肌缺血,最后引起心脏肌细胞损伤。 5、 胃肠道:休克可引起胃肠道溃疡、肠源性感染。 6、 肝:休克可引起肝缺血、缺氧性损伤,肝脏功能障碍面色苍白有时会大汗、意识模糊、表情呆木。没有呼吸困难抽搐,嘴唇发紫,建议掐仁中

最近更新

  • 黑咖啡可以减肥吗真的假的黑咖啡可以减肥吗真的假的

    黑咖啡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减肥,但它可以作为健康饮食和活跃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帮助支持减肥努力。以下是黑咖啡与减肥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联系:1.提高新陈代谢:黑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新陈代谢,帮助...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莴笋尖的功效与作用莴笋尖的功效与作用

    莴笋尖属菊科、草本植物,性平,归脾胃经,具有促进消化、通乳、利尿的功效。1、促进消化:莴笋尖中含有很多许多天然成分,这种成分可以促进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加快胃肠道蠕动,加快对食物的消化和吸...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冬凌草的功效与作用冬凌草的功效与作用

    冬凌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等功效与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1、清热解毒:冬凌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疾病,如口腔...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炒姜米茶能减肥吗炒姜米茶能减肥吗

    炒姜米茶作为一种食品一般并没有直接的减肥效果,适当喝一些炒姜米茶对于身体是有一定益处的,炒姜米茶摄入的量不多,一般不会导致肥胖发生,因此可以在减肥期间喝。临床上减肥效果的达到一般需要保证消...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茯苓与什么搭配效果更好茯苓与什么搭配效果更好

    茯苓搭配什么中药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判断,需经过医师辨证,通常与白术、薏苡仁、山药、泽泻搭配效果更好。茯苓味甘,性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具有通利小便、消除水肿、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舒胸片不适合什么人吃舒胸片不适合什么人吃

    舒胸片不适合对该药物过敏人群及孕妇吃,容易给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舒胸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是由三七、红花、川芎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以及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淤血阻滞引起的胸闷、心前区...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大枣和南瓜可以一起吃吗大枣和南瓜可以一起吃吗

    大枣和南瓜可以一起吃,两种食物并不相克,因此可以一起食用。大枣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的果实,其果肉肥美,味道甘甜,性温平和,归属于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缓和药毒等作用,临...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风热感冒需要打针吗风热感冒需要打针吗

    风热感冒是中医的病症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在治疗上以口服中药为主,一般不会打针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重,难以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可采用针剂注射治疗。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患者常见...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女人阴虚最佳10食物女人阴虚最佳10食物

    女性阴虚通常没有需要进食的最佳10食物这一说法。阴虚体质的调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饮食选择。阴虚体质常推荐的滋阴食物包括枸杞、银耳、莲子、黑芝麻、鸭肉、山药、百合、黑豆、桑葚和蜂蜜。如果症...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

  • 藿香正气水能和啤酒一起喝么藿香正气水能和啤酒一起喝么

    藿香正气水不能和啤酒一起喝,不单是藿香正气水,其他的药物也都不能与啤酒一起服用。藿香正气水是中成药,其成分中含有酒精。喝藿香正气水时与啤酒同服,体内的乙醇含量会增加,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