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混吃感冒药到底有多危险?这6个用药误区您还在犯吗?

混吃感冒药到底有多危险?这6个用药误区您还在犯吗?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3-08-08 01:09:41 手机版

混吃感冒药到底有多危险?此前,一篇医生手记在朋友圈热传:

一位27岁的研究生小张(化名)因高热7天伴腹泻5天,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呼吸科就诊。

血液检查提示小张全身肌肉正在溶解,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人体总共八个脏器系统,小张已经有五个系统功能衰竭。

多种感冒药混服

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来,在发现自己感冒发热后,小张开始吃感冒药,因为一种感冒药退热效果不明显,就多买了几种,且因为自己体重大,就加倍剂量吃了不少。

主治医生判断,混吃感冒药导致了小张「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进而引发了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

对乙酰氨基酚,是治疗感冒药物中最常用成分,约80%抗感冒药都含该成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为: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将有可能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乃至死亡。

成人一次性服用对乙酰氨基酚10~15g后就会引起肝毒性;20~25g或更高的剂量可能致死。而小张购买的多种感冒药中,多含有乙酰氨基酚。

加上小张本身比较肥胖且患有脂肪肝,肝功能较差,在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后,肝脏承受了极大的负荷,最终导致急性爆发性的肝损伤。

逝者已逝,但他留给我们关于安全用药的教训,却应该让更多人引起重视。

这些常见的药物,混服危害大

1.藿香正气水+头孢=乙醛中毒

很多朋友都知道吃了头孢不能喝酒,然而往往忽视了一些药品中同样含有酒精成分,比如藿香正气水,当它遇上头孢类抗生素同样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即酒精代谢受阻导致体内乙醛含量过高,进而引发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补充:双硫仑样反应的产生,是因为酒精(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被干扰了。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乙醇先转化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最后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而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不适。

2.阿司匹林+布洛芬=胃肠道出血

这两种药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它们的作用机理相似,一起服用会导致药物过量,加重副作用,轻则出现恶心呕吐,重则引起胃肠道出血。常见的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还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

3.碘酒+红药水=碘化汞中毒

碘酒的主要成分是碘,红药水的主要成分是汞溴红,当这两种药物混合在一起,碘酒中的碘会与红药水中的汞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碘化汞。

碘化汞的侵袭力很强,会侵入皮肤组织里导致局部伤害,令伤口不愈合、溃烂。如果大量运用,被皮肤吸收,可能会导致汞中毒。

4.蒙脱石散+抗菌药物=抗菌效果变差

蒙脱石散是常见的止泻药,但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会妨碍抗菌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达不到理想的抗菌效果。

这是因为一方面,口服进入肠道的抗菌药物可能被蒙脱石散吸附固定,随着肠道蠕动被排出体外;另一方面,蒙脱石散在肠道形成了保护膜,会影响抗菌药物在肠道的吸收,使其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

这6个用药误区,您还在犯吗?

误区一

成人的药,减半给孩子吃

微医君提示:孩子用药,一定要选择儿童专用的剂型。这是因为成人药是按照成人的肝肾代谢来制成的,对于肝脏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擅用成人药物可能会导致血药浓度过高,副作用加大,不但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会造成药物中毒及其它潜在风险。

误区二

忘吃一顿药,下顿吃双倍

有些朋友在忘了吃药后怕影响疗效,想着下一次双倍补回来。事实上,如果把两次的药量合并成一次给药,非常有可能造成药物过量或药物中毒,反而对健康有害。

误区三

复方药更有效、更方便

用药讲究的是对症,而不是说成分越多越有效。以感冒药为例,我们熟悉的泰诺、感冒灵等都属于复方感冒药,一种药里往往含有三四种有效成分。

如果不考虑症状,一味服用复方感冒药,就会出现明明不咳嗽却也吃了治咳嗽成分、不发烧却也吃了退烧成分的情况,反而给身体造成负担。

误区四

药片太大掰着吃

常听一些小伙伴抱怨药片太大难以下咽,想要掰开或者嚼碎吃,但实际上,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掰开或者嚼碎服用,比如控释、缓释、肠溶片剂等药物在掰开服用后,药效会迅速释放,无法在指定的脏器中发挥作用。

误区五

把润喉片当零食

润喉片实际上也是一种药物,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比如部分润喉片中含有的碘,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在咽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长期含服润喉片,会破坏口腔内在环境的平衡,更易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

误区六

将保健品当作药品

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保健品指的是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因此,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应当及时就医,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即使真的要补营养,也要依据身体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素。

最近更新

  • 降钙素原偏高说明什么降钙素原偏高说明什么

    降钙素原偏高可能指示多种疾病状态,包括感染性疾病、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和恶性肿瘤等。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偏高常见于细菌感染...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

  • 全身痒是艾滋病吗全身痒是艾滋病吗

    全身痒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过敏反应、皮肤干燥、肝胆疾病、神经性皮炎和系统性疾病等。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及...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

  • 手足口病哪里先出疹子手足口病哪里先出疹子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和肠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部和足部出疹、臀部及膝盖周围出疹、发热和全身不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

  • 盐酸多西环素片的作用与功效盐酸多西环素片的作用与功效

    盐酸多西环素片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抗炎、抗寄生虫、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与功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1.抗菌:盐酸多西环素片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革兰氏阳...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

  • 超敏c高是细菌还是病毒超敏c高是细菌还是病毒

    超敏C反应蛋白高并可能是细菌,也有可能是病毒,并不能单一判断,需要到正规医院做进一步相关检查。当细菌感染发生时,超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幅度通常较大。细菌感染通常伴随着白细胞升高,特别是中性粒...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

  •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医生,医生会给出更详细的解答。乙肝携带者是指血液中检出乙肝病毒抗原,但肝功能检查正常的人群。根据乙肝病毒在血液中的复制情况,乙肝携带者可以分慢性乙肝病毒...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

  • 什么样的伤口不用打狂犬疫苗什么样的伤口不用打狂犬疫苗

    并非所有的动物咬伤或抓伤都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没有暴露于狂犬病病毒、间接接触、已接种疫苗且在有效期内、伤口轻微且无出血、动物健康状况明确且无狂犬病风险的情况下,这些情况可能不需要接种狂犬...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

  • 0.5的阿莫西林成人一天用多少0.5的阿莫西林成人一天用多少

    对于0.5g的阿莫西林成人一天的用量,需根据病情和医嘱判断。一般而言,成人每次服用0.5g,每6-8小时一次,一天的总剂量不超过4g。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具体用量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

  • 布病会传染给家人吗布病会传染给家人吗

    布病会传染给家人,但传染的概率相对较低。布病,即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乳制品等途径传播。人类感染后,可能会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

  • 莫西沙星酒后能用吗莫西沙星酒后能用吗

    莫西沙星一般莫西沙星胶囊,酒后一般不能服用莫西沙星胶囊,以免导致身体不适。莫西沙星胶囊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本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皮疹等。饮酒后,酒精...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