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

29篇文章

3765人浏览

1 下肢瘦小是什么原因

下肢瘦小可能是营养不良、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儿麻痹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营养不良:可能是营养摄入不足、比例失衡、消耗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的,会出现体重减轻和身体消瘦的现象,严重时容易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和下肢瘦小。正常的饮食上应提供能量供应,可以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可以吃鸡蛋、鱼肉和牛奶。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长链脂肪乳剂、复合维生素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能补充所需要的营养。

2、外伤:可能是暴力损伤导致的,发生骨折时,如果肢体长期固定,肢体活动减少,可能会引起废用性的肌肉萎缩,导致下肢瘦小。治疗期间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功能性的运动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

3、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是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可能会引起相应部位的脊髓和神经受压,会出现腰痛和下肢麻木的现象,病情严重时会导致肌肉萎缩。保持良好的姿势,保持充足休息时间,可以用手指对疼痛的部位进行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减轻神经受压。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舒筋健腰丸、腰痹通胶囊或腰痛宁胶囊等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4、小儿麻痹症:可能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会对神经造成侵犯,引起神经源性肌肉萎缩,出现下肢瘦小以及行动异常等表现。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或者是矫形支具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做康复训练,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如果出现了严重瘫痪和畸形的现象,可能需要通过矫形手术的方式治疗。

5、肌萎缩侧索硬化:可能是遗传因素和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发生病变之后,可能会引起神经信号传导障碍,使运动能力减低。常见表现是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无力和萎缩。治疗期间应注意均衡饮食,可以摄取足够的营养,如果产生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可以咨询心理医生,能够帮助调节心理状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必要时可以按照医生建议使用伊达拉奉注射液、利鲁唑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减轻抑郁情绪。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与脑梗塞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然后配合医生采取合适的措施治疗。

阅读全文

2 臀部萎缩是什么原因

臀部萎缩指的是臀部肌肉萎缩。引起臀部肌肉萎缩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外伤、小儿麻痹症、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折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营养不良:日常如果过度节食或者长期偏食等,可能会导致肌肉得不到所需的营养,从而出现萎缩的情况。需要及时对饮食作出调整,建议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而且要注意营养均衡和荤素搭配。

2、外伤:如果日常发生磕碰或者撞击,可能会导致臀部肌肉受损,患者需要静养。静养期间如果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臀部肌肉缺乏活动而出现萎缩的情况。患者可以使用双手轻轻对臀部肌肉进行按摩,时间可控制在10~20分钟,一天可进行2~3次,帮助臀部肌肉萎缩改善。

3、小儿麻痹症:疾病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可能会损伤小儿的运动神经,导致肌营养不良,从而诱发肌肉萎缩,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可遵医嘱通过维生素B12片、地巴唑片、氢溴酸加兰他敏片等药物治疗。而且需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进行预防。

4、股骨头坏死:疾病是因股骨头缺血,所导致的股骨头结构改变、塌陷等,会导致患者的髋部和腹股沟区域出现疼痛,而且还会影响臀部肌肉出现萎缩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通过华法林钠片、阿仑膦酸钠片、多巴丝肼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进行保髋手术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

5、髋关节骨折:如果身体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可能会导致髋关节处骨的完整性和持续性遭到破坏,诱发骨折后会引起较为明显的疼痛、活动受限等。如果骨折比较轻微,需要制动休息,患者要卧床休养2~3个月,卧床休养期间要使用气垫床来预防褥疮。如果骨折比较严重,需要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目的是帮助骨折断端愈合。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不建议私自改变医生的治疗方案,以免影响疾病恢复。同时患者要做好臀部的保暖工作,避免臀部受凉。

阅读全文

3 糖丸疫苗什么时候吃

糖丸疫苗一般在新生儿第2、3、4月龄以及4周岁时各口服一次。糖丸疫苗也就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疾病的疫苗。

脊髓灰质炎疾病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俗称小儿麻痹症,可以破坏机体的运动神经,导致肢体的瘫痪、麻痹等,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危害。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采用的是糖丸,减毒活疫苗,需要口服,接种时间以新生儿出生以后,在第2、3、4月龄时,分别服用三次糖丸疫苗,随后在4周岁时再进行一次疫苗的补种,这样一般可以防止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

目前脊髓灰质炎疾病已基本被消除,减少了疾病的危害性,但是由于疾病的危害比较严重,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导致疾病的再次发生,所以目前在我国糖丸疫苗仍然需要正规的接种。

阅读全文

4 半身不遂针刺治疗方法

半身不遂通常是指偏瘫,偏瘫的针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体针疗法、艾灸疗法、电针疗法、头针疗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中医针灸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实践而制定的。偏瘫的针刺治疗方法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针刺方式和穴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体针疗法:体针疗法是将毫针按一定角度刺入人体腧穴,利用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穴位如百会、足三里、关元、肾俞等。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项背强直、中风后遗症等症状的患者。

2、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特定部位进行烧灼或温熨,通过热和药物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穴位如大椎、曲池、肩髃、合谷等。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等症状。

3、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在传统针刺的基础上,使用低频脉冲电流对穴位产生刺激的一种方法。常用穴位如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偏瘫、脑卒中后遗症、小儿麻痹症等症状。

4、头针疗法:头针疗法是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主要是根据神经解剖大脑皮层功能的理论,在头皮上划出皮层功能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取对侧运动区为主,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运动性失语取对侧面运区,感觉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三区,命名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二区。用快速进针,达到头皮下或肌层,斜向捻转至要求的区域长度,进行快速持续捻针。

针刺部位要选择准确,针刺前应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针刺入后局部剧痛可捻转2分钟,若仍剧痛难忍,可将针退至皮下,适当地调整一下进针方向,可避免疼痛。起针时用干棉球压迫针孔1~2分钟,以防出血。如病人晕针,立即起针,应给予适当处理。具体的疗程和效果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恢复状态而有所不同。针刺疗法需要有专业医师进行,患者和家属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阅读全文

5 五联疫苗包括哪些

五联疫苗是一种包含多种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主要预防多种严重且常见的儿童疾病,包括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疫苗、脊髓灰质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百日咳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这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对婴幼儿危害极大。

2、白喉疫苗:预防白喉,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3、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死亡率极高。

4、脊髓灰质炎疫苗:通常是灭活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这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5、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Hib可引起脑膜炎、肺炎、心包炎、菌血症、会厌炎等多种严重疾病,尤其是对婴幼儿危害极大。

综上所述,五联疫苗通过一次接种即可预防五种严重疾病,为婴幼儿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便捷的免疫保护,接种前的评估和接种后的观察同样重要,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阅读全文

推荐阅读

儿童预防接种一览表

儿童预防接种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具体疫苗的接种建议到所在地区的卫生院或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咨询。1. 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首次接种,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乙型肝炎的症状包括疲倦、食欲不振、黄疸等。通过接

2025-03-05

# 用药 # 小儿麻痹症 # 脊髓灰质炎

192人浏览
脊髓灰质炎疫苗介绍

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安全、有效的预防性疫苗。该疫苗通过接种后,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从而有效预防该病毒感染及其引发的疾病。脊灰疫苗主要分为两类,即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口服糖

2025-03-01

# 价格 # # 小儿麻痹症

148人浏览
脊髓灰质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区别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区别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一般指小儿麻痹症。通常情况下,小儿麻痹症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1.病因不同:小儿麻痹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2.症状不同:小儿麻痹症

2024-04-06

# 作用 # 小儿麻痹症 # 脊髓灰质炎

126人浏览
提醒:并不是所有药物都能开水送服
提醒:并不是所有药物都能开水送服

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有些人喜欢用50-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服药。殊不知,部分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下面这六种药物不能用热水送服。助消化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

2024-06-08

# 作用 # # 疗效

123人浏览
吃药要用温开水,但这六类药物最好不要!
吃药要用温开水,但这六类药物最好不要!

通常,当我们生病吃药时,我们通常用温开水服用。科学原因是什么?所有的药物都适用于这一套吗?为什么要吃药用温开水?温水可以帮助药物顺利通过喉咙和食道到达胃,防止干片和刺激性药物停留在食道内,从而很好地保护食管粘膜,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开水含有较少的杂质,因此不会

2023-06-30

# 作用 # # 用药

159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