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孕妇要什么样的睡姿才是正确的

孕妇要什么样的睡姿才是正确的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5-06-25 10:38:33 手机版

在孕早期时除了俯卧,其他睡姿均可以。孕中晚期时建议孕妇采取左侧卧位的睡姿,但也可以左侧和右侧卧位适当交替。具体情况如下:

1、妊娠早期(1~3个月):在怀孕早期时胎儿比较小,一些外力直接压迫或自身压迫都比较小,所以孕妇睡姿可以随意,以舒适睡之为宜,但不建议俯卧位休息。

2、妊娠中期(4~7个月):妊娠中期胎儿发育比较快,已经突出盆腔,避免外力的直接作用,建议孕妇采取侧卧休息。另外孕妇为双胎妊娠或羊水过多,可采取侧卧位睡姿;如果孕妇感觉下肢沉重,可采取仰卧位,用松软的东西稍稍抬高下肢,改善下肢不适症状。

3、妊娠晚期(8~10个月):建议孕妇采取左侧卧位。因为左侧卧位可纠正已增大子宫的右旋,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压迫,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对胎儿的供血量,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此外,妊娠晚期不宜采取仰卧位,因为仰卧位时,巨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孕妇血压降低,出现头晕、心慌、恶心、憋气、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不适症状。

怀孕期间睡姿比较重要,尤其是孕中、晚期,以免不注意睡姿,对胎儿健康造成影响。

最近更新

  • 感染支原体肺炎一辈子毁了感染支原体肺炎一辈子毁了

    感染支原体肺炎并不会一辈子毁了一个人的生活。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通常表现为咳嗽、喉咙痛、发热等症状。大多数支原体肺炎患者会在适当的治疗下康复。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通常...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

  • 支原体肺炎头疼怎么办支原体肺炎头疼怎么办

    支原体肺炎患者出现头疼,可能是由于休息和睡眠不足、精神压力、炎症反应、发热、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导致的。如果头疼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或治疗...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

  • 哮喘咳嗽吃什么药好得快哮喘咳嗽吃什么药好得快

    哮喘咳嗽,可以在医嘱下吃阿莫西林胶囊、盐酸氨溴索片、氨茶碱缓释片、孟鲁司特钠片、咳特灵片等药物好的比较快。建议及时就医,具体用药还需遵医嘱进行。具体如下:1、阿莫西林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是一...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

  • 布洛芬吃多了有什么危害布洛芬吃多了有什么危害

    布洛芬吃多了会对身体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包括胃肠道损伤、肝损伤、肾损伤、心血管问题、过敏反应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胃肠道损伤:...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

  • 空调吹出来的风有酸臭味是什么原因空调吹出来的风有酸臭味是什么原因

    空调吹出来的风有酸臭味,包括空调滤网积尘,冷凝水排水不畅,蒸发器和冷凝器污垢,空调内部潮湿,长时间未使用。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联系专...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

  • 脚趾甲流脓是怎么回事脚趾甲流脓是怎么回事

    脚趾甲流脓,考虑跟异物入侵、外力撞击、甲沟炎、甲癣、脓性指头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异物入侵:若有异物入侵脚指甲部位,比如木刺、毛屑等,可...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

  • 大蒜是肺结节的发物吗大蒜是肺结节的发物吗

    大蒜一般不被认为是肺结节的“发物”。肺结节是一种广泛的定义,主要是指肺部出现结节样改变,可能与环境、感染或其他因素有关。发物通常指的是可能诱发或加重某种疾病症状的食物,但从目前医学研究和临...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

  • 慢严舒柠的功效和治疗作用慢严舒柠的功效和治疗作用

    慢严舒柠通常是指咽炎片。咽炎片的功效和治疗作用滋阴润肺、清热解毒、清利咽喉、镇咳止痒。具体药物的使用还需在医嘱下进行,以保证用药安全和疗效。1.滋阴润肺:咽喉片主要是使用多种中草药制成的中...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

  • 止痛药的功效与副作用止痛药的功效与副作用

    止痛药分为五大类,分别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中枢性止痛药、麻醉性止痛药、解痉类止痛药、抗焦虑类止痛药,都具有止痛功效,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痛苦,减轻不适反应。但由于药物的不同,其具体功效和及副作...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

  • 10分钟退烧小窍门10分钟退烧小窍门

    退烧指的是退热。10分钟退热是不科学的,也没有10分钟退热的小窍门。退热的方法一般有降低环境温度、温水擦浴、冷敷、贴退热贴、服用退热药等。若反复发热或持续不退热,建议及时就医,配合医生采取...

    健康资讯 日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