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跟腱挛缩,可能是和高弓足、外伤、跟腱炎、跟腱断裂、骨折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高弓足:如果足弓高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日常在行走时,脚后跟的受力会比较大,会导致跟腱部位长期制动,从而出现挛缩的情况。轻微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高弓足鞋内矫形器进行治疗,但需要长期坚持使用。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治疗,如软组织手术、关节融合术等。
2、外伤:如果脚后跟处受到撞击或者磕碰,可能会损伤跟腱处的肌肉,产生红肿、痉挛等。一般是通过冷敷和热敷的方式进行治疗,24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对局部进行冷敷,24小时后可以使用热毛巾蘸取43~45℃的温水进行热敷,冷敷和热敷的时间可以控制在20~30分钟,1~2小时后可重复进行。
3、跟腱炎:如果跟腱部位反复进行剧烈拉伸,可能会产生劳损性损伤,会引起疼痛、肿胀、挛缩等。患者可遵医嘱通过布洛芬胶囊、萘普生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治疗。在接受治疗期间,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声波治疗,一次时间可控制在20~30分钟,一日可进行1~2次。
4、跟腱断裂:如果跟腱突然承受过度的张应力,可能会导致脚后跟出现痉挛、肿痛、跖屈无力等。24小时内需要使用冰块对局部进行冷敷,目的是帮助肿痛缓解,时间可控制在20~30分钟,1~2小时后需要重复冷敷。同时要使用拐杖,避免脚后跟受力过重。同时遵医嘱通过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药物治疗。如果跟腱断裂比较严重,可遵医嘱通过微创手术、切开手术等方式治疗。
5、骨折:如果发生的骨折部位是在脚后跟处,可能会导致跟腱处受损,从而出现痉挛、疼痛等。轻微的骨折,可以通过石膏进行外固定治疗。严重的骨折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还需要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出现瘢痕增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