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肾盂肾炎用什么抗生素,肾盂炎吃什么药啊

肾盂肾炎用什么抗生素,肾盂炎吃什么药啊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3-02-26 11:49:30 手机版

1,肾盂炎吃什么药啊

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防止复发,减少肾实质的损害。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勿憋尿,以降低髓质渗透压,提高机体吞噬细胞功能,冲洗掉膀胱内的细菌。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应卧床休息。1.急性肾盂肾炎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细菌是革兰阴性菌,其中以大肠杆菌为主。感染严重有败血症者宜静脉给药。根据尿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的幼儿急性肾盂肾炎多数伴有尿道畸形和功能障碍,故不易根除,但有些功能障碍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一次性或多次尿路感染在肾组织中形成局灶性瘢痕,甚至影响肾发育,近年来主张用药前尽可能先做中段尿细菌培养,停药后第2、4、6周应复查尿培养,以期及时发现和处理。2.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者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反复发作者应通过尿细菌培养确定菌型,明确此次再发是复发或重新感染。(1)复发 指治疗后菌株转阴性,但在停药后的6周内再发,且致病菌和先前感染的完全相同。复发的常见原因有:①尿路解剖上或功能上异常,引起尿流不畅。可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以明确之,如有明显解剖异常情况存在,需手术加以纠正。如果梗阻因素难以解除,则根据药敏选用恰当抗菌药治疗6周。②抗菌药选用不当或剂量和疗程不足,常易复发,可按药敏选择用药,治疗4周。③由于病变部位瘢痕形成,血流量差,病灶内抗菌药浓度不足,可试用较大剂量杀菌类型抗菌药治疗,疗程6周。肾盂肾炎一年内如尿感发作在3次或3次以上的者又称复杂性尿感,可考虑长时间低剂量治疗。一般选毒性低的抗菌药物治疗。男性因前列腺炎引起复发者,宜同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选用脂溶性抗菌药物。如果经两个疗程的足量抗菌治疗后,尿菌仍持续阳性,可考虑长时间低剂量治疗。(2)再感染 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路感染再发,85%是重新感染,可按首次发作的治疗方法处理,并叮嘱患者重视尿路感染的预防。肾盂肾炎除了按医生的要求用药以外,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外阴及尿道口的清洁卫生。要勤换内衣,特别是在妇女月经期、妊娠期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不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细菌可以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并由膀胱、输尿管逆流的动力入肾盂,然后再侵及实质,形成泌尿系统的感染。 2.在饮食方面需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或容易消化的普通饮食。要多饮水,每日入量不得少于3000毫升,以增加尿量,有利于冲洗泌尿道,促进细菌、毒素和炎症分泌物的排出。 3.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便秘。 4.女性患者急性期治愈后,一年以内应注意避孕。 5.女性患者禁止盆浴,以免浴水逆流入膀胱,引起感染。 常备的药物: 呋喃坦丁0.1克,口服,每日3至4次,对泌尿系感染效果较好。 吡哌酸0.5-0.75克,口服每日3至4次。 维生素c1克,口服,每日3次,可增强呋喃坦丁的作用。(维生素c 可使尿液酸化,呋喃坦丁在酸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

{0}

2,肾孟肾炎用哪种抗生素最好

1.急性肾盂肾炎:初发的急性肾盂明炎可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2片,日2次,或吡哌酸0.5g,日3~4次,诺氟沙星0.2g,日3次,疗程7~14天。感染严重有败血症者宜静脉给药。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如头孢哌酮,阿米卡星毒素对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前者1~2g,每8~12小时1次,后者0.4g,每8~12小时1次。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及克雷伯菌敏感率在80%以上。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呋啁妥因对D群肠球菌100%敏感。用法,前2者1~2,每6时1次;后者0.1g,日3次。真菌感染用酮康唑0.2g,日3次。或氟康唑50mg,日2次。 2.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发作者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反复发作作者应通过尿细菌培养并确定菌型,明确此次再发是复发或重新感染。 复发:指治疗后菌株转阴性,但在停药后的6周内再发,且致病菌和先前感染的完全相同。复发的常见原因有①尿路解剖上或功能上异常,引起尿流不畅。可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以明确之,如有明显解剖异常情况存在,需手术加以纠正。如果梗阻因素难以解除,则根据药敏选用恰当抗菌药治疗6周。②抗菌药选用不当或剂量和疗程不足,常易复发,可按药敏选择用药,治疗4周。③由于病变部位瘢痕形成,血流量差,病灶内抗菌药浓度不足,可试用较大剂量杀菌类型抗菌药治疗如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乙基因梭霉素等,疗程6周。 一年内如尿感发作在3次或3次以上的者又称复发性尿感,可考虑长程低剂量治疗。一般选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或呋喃坦丁每晚一粒,服用1年或更长,约605患者菌尿转阴。男性因前列腺炎引起复发者,宜同时治疗慢性前列朱炎,选用脂溶性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环内沙星0.5g,日2次;利福平0.45~0.6g,顿服,疗程宜长达3月。必要时手术切除病变(增生、肿瘤)这前列腺。 如果经两个疗程的足量抗菌治疗后,尿菌仍持续阳性,可考虑长程低剂量治疗。一般采用复方新诺明或呋喃叮每晚一次,可以服用1年或更长,约60%患者菌转阴。 再感染: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感再发,85%是重新感染,可按首次发作的治疗方法处理,并嘱患患者重视尿感的预防。同时应全面检查,有无易感因素存在,予以去除。 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的幼儿急性肾盂肾炎多数伴有泌尿道畸形和功能障碍,故不易根除,但有些功能障碍如膀胱输尿管返流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一次性或多次尿感在肾组织中形成局灶性疤痕,甚至影响肾发育,近年来主张用药前尽可能先做中段尿细胞培养,停药后第2、4、6周应复查尿培养,以期及时发现和处理。 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要大量饮水,以清湿热,利小便为主;头孢类最好,肾毒性小,消炎效果好可以用头孢与奎诺类药物联合应用的

{1}

最近更新

  • 生姜去眼袋3天见效生姜去眼袋3天见效

    并没有“生姜去眼袋3天见效”的说法。虽然生姜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特性,在美容护肤领域有着一定的应用,但声称其能在三天内显著去除眼袋则显得过于绝对。眼袋的形成往往与多种因素有...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

  • 小孩子脸上有白块什么原因小孩子脸上有白块什么原因

    小孩子脸上出现白块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问题。这些原因包括之前的皮肤炎症、白色糠疹、贫血、寄生虫病、白癜风等。当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具...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

  • 下巴反复长痘痘怎么治下巴反复长痘痘怎么治

    痘痘是痤疮的俗称。下巴反复长痤疮,可能与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具体介绍如下:1、一般治疗:做好皮肤日常的清洁,同时...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

  • 高原紫外线晒伤脸怎么办高原紫外线晒伤脸怎么办

    高原紫外线晒伤脸,通常是日光性皮炎,建议脱离环境、注意护理,或是在医嘱下外用药物或口服药物,同时还要注意急性期处理,之后严格注意防晒,避免再次发生晒伤。具体介绍如下:1、脱离环境:脸被紫外...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

  • 吹空调皮肤起红疙瘩吹空调皮肤起红疙瘩

    吹空调皮肤起红疙瘩,可能因冷风诱发荨麻疹引起,还可能是吹空调皮肤干燥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具体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具体如下:1、荨麻疹:吹空调皮肤起红疙瘩,有可能是因为...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

  • 有什么快速止痒的办法有什么快速止痒的办法

    引起瘙痒的原因比较多,临床最为常见的包括荨麻疹以及急、慢性湿疹等,可以通过外用止痒药、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等,帮助缓解瘙痒。具体如下:1、荨麻疹:荨麻疹是局限性水肿反应,如果对动物性蛋...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

  • 被蝽虫咬了严重吗被蝽虫咬了严重吗

    被蝽虫咬了以后,一般相对来说不严重,但由于每个患者体质状况不同,有些患者被咬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过敏性反应,需要及时针对性选择相应的药物处理,改善症状。被蝽虫咬后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

  • 为什么小腹没晒过却黑黑的为什么小腹没晒过却黑黑的

    小腹没晒过却黑黑的,考虑和遗传因素、色素沉着、血液循环不好、黑皮肤病等有关。建议合理饮食、做好局部的护理、注意保暖,必要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1、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或单方,腹部皮肤比较黑,由...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

  • 神经性皮炎用什么药能根治神经性皮炎用什么药能根治

    神经性皮炎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以及注射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这种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所以临床常常难以根治。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确,考虑可能是和精神刺激、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的皮肤疾病。...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

  • 被马蜂蛰了怎么处理消肿最快止痛被马蜂蛰了怎么处理消肿最快止痛

    被马蜂蛰了后,为了迅速消肿止痛,可以采取立即远离蜂群、清理伤口、冷敷缓解、局部涂抹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一、立即远离蜂群:要迅速远离马蜂的活动区域,避免再次被蛰。如果周...

    健康资讯 日期: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