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紫龙金片成人吃多少 紫龙金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紫龙金片成人吃多少 紫龙金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2-11 13:34:58 手机版

紫龙金片成人吃多少

紫龙金片主治气血两虚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有气血两虚的患者朋友们也越来越多。气血两虚的克星有紫龙金片,它帮助很多患者恢复了健康。那么紫龙金片一天吃几次?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紫龙金片是具有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理气化瘀的作用,用于气血两虚证原发性肺癌化疗者,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昏眼花、食欲不振、气短自汗、咳嗽疼痛。紫龙金片主要成分为:黄芪、当归、白英、龙葵、丹参、半枝莲、蛇莓、郁金。

紫龙金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正确的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

建议: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与化疗同时使用。每4周为1周期,2个周期为1疗程。所以饭后服用的话吸收较好。

最近更新

  • 孩子有内热的七大征兆孩子有内热的七大征兆

    孩子有内热的七大征兆包括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尿黄、口干舌燥、夜间盗汗、口舌生疮和面部红热。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烦躁易怒:...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

  •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泻火: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高热病、热毒疮疖等病症。2.通便泻火:大黄具有通便泻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结便秘、痔...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

  • 五灵胶囊吃一个疗程效果怎样五灵胶囊吃一个疗程效果怎样

    五灵胶囊临床多联合西医用来治疗肝硬化,如规律服用一个疗程可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病情的进展。肝脏炎症的的早期,纤维组织会增生替代受损的肝细胞,此时为肝纤维化,如继续发展则为肝硬化。中医认为,肝...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

  • 香椿的功效与作用香椿的功效与作用

    香椿又称为椿芽,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多种健康益处,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抗炎抗菌、抗氧化、降血压和降血脂等,需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1、清热解毒:香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

  • 密陀僧与硫磺一起的作用密陀僧与硫磺一起的作用

    密陀僧为中药名,是一种粗制氧化铅,硫黄,中药名,主要成分是硫磺,密陀僧与硫黄一起,具有消炎杀菌、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止痛、杀虫等作用。1、消炎杀菌:硫磺本身具有消炎杀菌作用,有助于减轻...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

  • 男人勃不起来什么原因吃什么药男人勃不起来什么原因吃什么药

    男性勃不起指的是勃起功能障碍,可能是心理精神因素、器质性病理因素,需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性的选择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帕罗西汀、舍曲林、氢氯噻嗪、盐酸坦索罗辛等。中医考虑肾虚等原因也可以辨证用...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

  • 10大增强记忆力的食物10大增强记忆力的食物

    没有特定的十大增强记忆力的食物。但一些食物确实有助于增强记忆力,但效果因人而异,包括蓝莓、核桃、菠菜、鲑鱼、鸡蛋等食物。具体如下:1.蓝莓:蓝莓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有助于保护大脑细胞,...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

  • 哪些人不能吃琥珀安神丸哪些人不能吃琥珀安神丸

    临床上不能吃琥珀安神丸的人群包括对药物过敏的人群、外感风寒发热的人群、用药一周后无效的人群等;对于儿童或者孕产妇,服用时也需要谨慎,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意见。琥珀安神丸主要成分包括生地、玄参、...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

  • 知柏地黄丸不适宜人群知柏地黄丸不适宜人群

    知柏地黄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虚寒性病症患者、对本品过敏者及过敏体质者、脾胃虚寒者、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者等人群慎用。具体分析如...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

  • 半身不遂针刺治疗方法半身不遂针刺治疗方法

    半身不遂通常是指偏瘫,偏瘫的针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体针疗法、艾灸疗法、电针疗法、头针疗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中医针灸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实践而制定的。偏瘫的针刺治疗方法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