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腑积是什么病,腹中积癖是怎么回事腹中积癖

腑积是什么病,腹中积癖是怎么回事腹中积癖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3-02-26 06:50:00 手机版

1,腹中积癖是怎么回事腹中积癖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腹中积癖是指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急痛的病症。因气血不和,经络阻滞,食积寒凝所致。阴阳不和,经络否隔,饮食停滞,不得宣疏,邪冷之气,搏结不散,故曰癖也。腹中积癖的原因因气血不和,经络阻滞,食积寒凝所致。腹中积癖的诊断脐腹部或胁肋部患有癖块,有急痛。腹中积癖的鉴别诊断脐腹部或胁肋部患有癖块,腹中积癖。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脐腹部或胁肋部患有癖块,有急痛。腹中积癖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治腹中癖积:黄牛肉一斤,恒山三钱。同煮熟,食肉饮汁,癖必自消。有黄牛肉、水牛肉之分,以黄牛肉为佳。其性味甘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烟酸、钙、磷、铁、胆甾醇等成分。具有强筋壮骨、补虚养血、化痰熄风的作用

2,消食与消积的区别

消食是增强胃动力提高消化消积是消除体内肠火及宿便参考:http://wenwen.sogou.com/z/q763435176.htm化湿,湿是身体里不正常的水液停聚状态,化湿就是化解体内不正常的水液停聚。 燥湿 中医祛湿法之一。运用苦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湿邪的治法。主要用于脾胃及肠道的湿盛之证。根据疾病寒热性质的不同,燥湿法可分为苦温燥湿与苦寒燥湿两类。苦温燥湿是用苦温而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寒湿病邪(或湿邪而不兼有热象)的治法。适用于湿邪或寒湿阻于中焦脾胃的证候。常用苍术、厚朴、陈皮、白豆蔻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平胃散等。苦寒燥湿是用苦寒而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湿热病邪的治法。适用于温热病证。常用黄连、黄芩、龙胆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等。燥湿法常与芳香化湿、健脾化湿等治法配合使用。 苦寒燥湿治疗学术语。指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用于胃肠湿热所致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症。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药 祛湿 在中医的药学理论中将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人体内湿邪致病的一类中草药,称为祛湿药。 祛湿剂 作用:化湿利水,通淋泄浊 治证:水湿病证。 1、湿邪特点:重浊粘滞,易困气机,易伤阳气,向下,病程长,难愈。 2、与脏腑关系:肺主气,通调水道—调水在肺 脾主运化—制水在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肾主水—主水在肾 其次与膀胱三焦气化失常,水道不通有关。 3、治水湿大法:开鬼门,洁净腑、利小便。 4、水湿病证分类: 外湿: ①湿邪客于肌表(表证):头胀重痛,肢体沉重,恶寒发热,脉濡。见表证在解表剂中讨论,如九味羌活汤、败毒散等 ②风湿痹证: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 ③湿温初起证。 内湿: ①湿困脾胃证:脘腹胀满,食少呕吐,泄泻。 ②湿热郁结证:黄疸,泄泻,湿热淋浊。 ③寒湿内阻证:痰饮,水肿,痹证,脚气。 ④水湿内停证:蓄水,水肿,癃闭,淋浊,泄泻。 二、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1、化湿和胃—芳香化湿,辟秽化浊 —中焦湿浊内阻证。 代表方:平胃散、藿香正气散。 2、清热祛湿—清热利湿,或清热燥湿。 — 湿热诸证 代表方:茵陈蒿汤、三仁汤、 八正散、甘露消毒丹 3、利水渗湿—通利小便,渗湿消肿。 —水肿、淋浊、癃闭等。 代表方:五苓散、猪苓汤。 4、温化水湿—痰饮、水肿等。 代表方:真武汤、实脾散。 5、祛风胜湿—风湿在表证、痹证。 代表方:独活寄生汤。 三、使用注意: 1、药多辛燥或渗泄,易于伤阴,故阴亏,体虚、孕妇应慎用。 2、常配伍理气药,使“气化湿亦化”。 3、要注意病因及涉及的脏腑灵活运用。 利水渗湿 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是中药中的利尿药,但也不完全等于利尿药。 湿有两种含意,一是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尤以下肢水肿明显者,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二是痰饮,粘绸的液体为痰,如慢性支气管炎就有大量痰液积留,胃炎等会引起水分或分泌物在胃内积留,以及体腔内的异常液体(胸水、腹水等)都属于痰饮,可适当配合利水渗湿药治疗。 湿与热所致的各种湿热证如淋浊(泌尿系感染 target=_blank>泌尿系感染或结石)、湿热发黄、疮疡等也可用利水渗湿药治疗。 利水渗湿药忌用于阴亏洋少的病证,对脾虚水肿应以健脾为主,不宜强调利水。临床应用时,宜按病证选用药物,并适当配伍。 利尿--利尿法之主要作用是力求排泄体内过多贮留的水湿,达到治病的目的。 缩尿-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频 尿崩 尿失禁。 消食导滞,简称消导。是消除食滞,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多用于因饮食不节所致的食积停滞,症见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呕恶厌食,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脉滑。 病名。积病与聚病的合称。见《灵枢·五变》。《难经·五十五难》:“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积为脏病,聚为腑病,故有五积六聚之名。积聚与症瘕痃癖等证相类似。《圣济总录·积聚门》:“症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症状不一,原其病本大略相似。”《医学入门》等以积聚为男子病,症瘕为女子病。又有以部位区分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痞源流》:“痞癖见于胸膈间,是上焦之病;痃积聚滞见于腹内,是中焦之病;症瘕见于脐下,是下焦之病。” 消--药力迅猛 化 药力稍缓

最近更新

  • 高考前应该多喝什么高考前应该多喝什么

    高考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节点,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对于考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至关重要。高考前,考生应多喝水、牛奶、果汁、绿茶和蜂蜜水,以维持身体水分、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增强注意力和保持胃...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7

  • 吃完西瓜多久可以喝中药吃完西瓜多久可以喝中药

    吃完西瓜后一般半小时到一小时可以喝中药,吃完西瓜一般不建议立即喝中药,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或引起胃肠道不适。西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果,所含营养比较丰富,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纤...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7

  • 生地和熟地的区别是什么功效生地和熟地的区别是什么功效

    生地和熟地都是从地黄中加工而成的中药材,但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分别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补血、生津止渴、益精填髓和降火生津等功效。具体如下:1.清热凉血: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适用于热病伤阴...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7

  • 肝气郁结治疗的中成药肝气郁结治疗的中成药

    肝气郁结治疗的中成药,主要可以使用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两类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具体症状进行用药。1、和解少阳剂:患者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心烦容易呕吐,感觉嘴巴苦、咽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7

  • 鲨鱼肚什么人不能吃鲨鱼肚什么人不能吃

    鲨鱼肚又名海鱼肚,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质、黏多糖、氨基酸、消化酶、灰分以及钙、磷、铁、锌、硒等多种营养成分,是补益佳品。通常情况下对海鱼肚过敏、消化不良、感冒、胃呆痰多、舌苔厚腻等人群不能...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7

  • 早上舌苔黄中午就不黄了早上舌苔黄中午就不黄了

    早上舌苔黄中午就不黄了,考虑可能是吃了柑橘类水果等生理性原因导致,还有可能是口腔卫生差、体内有热(上火或者湿热)等病理性原因导致。生理性原因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者也可给予刷舌苔方式改善,而对...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7

  • 吃花甲可以喝牛奶吗吃花甲可以喝牛奶吗

    吃花甲一般不可以喝牛奶,可能会影响食物的吸收,而且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等副作用发生。花甲也就是花蛤,它是一种海鲜类的食物,属于软体动物,花蛤中含有多种氨基酸、B族维生素、牛磺酸,以及钙、铁、锌...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6

  • 舌头中间和两侧有很多裂痕舌头中间和两侧有很多裂痕

    舌头中间和两侧有很多裂痕,一般是出现了裂纹舌,大多数由于血虚热盛、脾虚内热以及先天性因素、营养不良等情况引起的,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1、血虚热盛:血虚热盛容易引起身体低热,身体热容易...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6

  • 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有睡眠不足与精神状态、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系统紊乱、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诱发慢性疾病等。1.睡眠不足与精神状态:熬夜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引起精神状态下降。长期睡...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6

  • 泡过的罗汉果第二天还能泡吗泡过的罗汉果第二天还能泡吗

    泡过的罗汉果第二天一般就不建议泡了,因为罗汉果第二天再泡很有可能会失去药效,并且还可能会变质,有害身体健康。1、失去药效:罗汉果是一味经常使用的药物,味甘、性寒凉,有着较好的清热润肺、润肠...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