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外侧疼,可能是鞋子不合适、肌肉劳损、外伤、关节炎、骨刺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鞋子不合适:如果穿的鞋子过小、长时间行走、走路姿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双脚部位软组织受到反复的摩擦、刺激,表现为脚部外侧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可以更换舒适的鞋,减少对局部软组织的压迫,可逐渐改善症状。
2、肌肉劳损:如果在行走过程中,脚部肌肉不小心受到挤压或按压等,软组织受损局部会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以在24小时内使用冰块包裹毛巾,将其放置患处冰敷,可减少组织液渗出,按时间需要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免冻伤。24小时之后使用热毛巾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症状,但要注意温度要控制在50~60℃,在两个小时内重复热敷。
3、外伤:如果在行走的过程中不小心受到外力猛烈撞击之后,骨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被破坏出现了外侧骨折现象,会表现为明显疼痛、活动受限、出血等症状。立即到当地医院,在医生建议下进行手法复位或是外固定手术治疗。
4、关节炎:可能是身体过度肥胖、慢性劳损或感染等因素导致关节部位,发生炎症性改变,如果发生在脚趾关节或脚腕关节,会导致关节处出现活动受限、疼痛、肿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应遵医嘱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片、巴氯芬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治疗。
5、骨刺:如果日常运动量过大或双脚反复创伤,会导致脚部位的骨骼边缘出现骨刺,是良性的骨骼恢复过程,但是骨刺会在活动时压迫到周围的组织和神经,从而出现肌肉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人工关节矫形手术治疗。
总之,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做相关诊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