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宫颈肥大疾病的治疗

宫颈肥大疾病的治疗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1-11 19:53:57 手机版

③养阴生肌散:清洁宫颈,将药粉喷涂于患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宫颈糜烂

②双料喉风散:先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再将药粉喷涂于患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急性宫颈炎及宫颈糜烂。①蒲公英、地丁、蚤休、黄柏各15克,黄连、黄芩、生甘草各l0克,冰片0.4克,儿茶1克。研成细末,敷于宫颈患处,隔日1次。适用于急性宫颈炎。外治法:宫颈敷药法。治法:健脾温肾,化湿止带。药方:党参、白术、茯苓、生苡仁、骨脂、乌贼骨各15克,巴戟天、芡实各10克,炙甘草6克。中成药:温经白带丸。2、脾肾两虚;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有腥味.腰膝酸软,纳呆便搪,小腹坠痛,尿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中成药:抗宫炎片。治法:清热利湿止带。药方:猪苓、土茯苓、赤芍、丹皮、败酱草各15克,栀子、择泻、车前子、川牛膝各10克,生甘草6克。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或夹血丝,质稠如脓,臭秽,阴中灼痛肿胀,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宫颈肥大疾病的治疗:

您知道宫颈肥大疾病的治疗吗?您想了解宫颈肥大疾病的治疗吗?

最近更新

  • 什么中药可以治疗胆结石什么中药可以治疗胆结石

    治疗胆结石的中药有多种,通过清热利胆、排石溶石、活血化瘀等作用来缓解胆结石的症状。常用的中药包括鸡内金、金钱草、玉米须、海金沙、柴胡、茵陈等。1、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的...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

  • 女性尿完又想尿,下面老是有尿意女性尿完又想尿,下面老是有尿意

    女性尿完又想尿,下面老是有尿意,通常是指尿频,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频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包括生理性尿频、精神神经性尿频、炎症性尿频、异物性尿频、寄生虫病等。当出现尿频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进...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

  • 半边头出汗是什么原因半边头出汗是什么原因

    半边头出汗,可能是饮食因素、植物神经紊乱、缺钙、上火等原因所致,建议就医,根据其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处理,具体如下:1、饮食因素:吃太多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喝酒、芥末、生姜等,这些食物能促进...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

  • 湿气重耳屎会变湿吗湿气重耳屎会变湿吗

    耳屎是指耵聍。湿气重耵聍可能会变湿,但也有可能不会变湿,而是其他原因引起的。1、会:当体内的湿气比较重时,身体会有多余的水分,无法被及时排出,就会渗透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导致皮肤出汗多、阴道...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

  • 红茶上火还是降火红茶上火还是降火

    红茶是一种发酵茶,具有温热的性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红茶可能会引起上火,而不是降火红茶是一种经过发酵的茶叶,在制作过程中茶多酚类物质会氧化,使得红茶具备了温热的性质。所谓上火是中医里的一个...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

  • 幽门螺旋杆菌吃什么药能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吃什么药能根治

    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通常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其中药物治疗是核心部分。一般来说,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包括使用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一种铋剂,即四联疗法。1、抗生素:抗生素的主要作用...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

  • 豆芽的功效与作用豆芽的功效与作用

    豆芽,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具有多种显著的功效与作用。其中包括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开胃消食、美容护肤、排毒与改善贫血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1、清热解毒:豆芽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的...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

  • 湿气比较重怎么调理湿气比较重怎么调理

    湿气比较重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比如环境调整、适当锻炼、饮食调整等方法改善,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调整,湿气比较重可能是环境因素或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所引起的。会出现身体...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

  • 蓝环章鱼煮熟能吃吗蓝环章鱼煮熟能吃吗

    蓝环章鱼煮熟后也不能吃。蓝环章鱼是一种剧毒生物,其体内含有多种毒素,以河豚毒素为主,这种毒素具有极强的神经毒性,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阻抑神经和肌肉的信号传导,阻断肌肉、神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

  • 鹿茸壮阳效果怎么样鹿茸壮阳效果怎么样

    鹿茸壮阳效果一般是比较好的,具有提高性欲、改善勃起功能、增加精子数量和质量、提高体力和耐力、增强免疫力等效果,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1、提高性欲:鹿茸具有促进性欲的作用,可能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