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耙耙柑的功效与作用

耙耙柑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5-03-11 16:58:49 手机版

耙耙柑,又叫春见,原产于日本,是清见与椪柑杂交而育成。耙耙柑味甜多汁,富含各种维生素,广受人们的喜爱,耙耙柑主要有促进消化、补充营养、美容养颜的功效。

1、促进消化:耙耙柑中营养物质众多,其中果酸和柠檬酸这两种成分,可以很好地促进胃肠的蠕动,促进胃液等消化物质的分泌,从而促消化,助食欲,如果最近因情志不畅或其他原因而纳少,可以适当吃些耙耙柑改善食欲。

2、补充营养:耙耙柑里面有有机酸、维生素E、和钙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变形能力,提高杀菌效果,这些都可以增强免疫力,并为身体提供很好的能量。

3、美容养颜:耙耙柑的果肉中具有维生素D,能抗氧化,食用之后能稍微延缓肌肤的衰老,其中的维生素C还可以美白,耙耙柑水分多,多吃可以补充水分和营养,从而改善气色,达到美容的效果。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宜食用

禁忌人群:不建议风寒咳嗽者、痰饮咳嗽

不宜同食名称: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的名称1:剥皮即食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把新鲜的耙耙柑洗干净,将外皮剥下,即可以食用。

最近更新

  • 正红花油和红花油的区别正红花油和红花油的区别

    正红花油和红花油的区别,包括药物的组成、功效、药物标准等。红花油和正红花油都属于非处方类的中成药物,两个药物的区别不是太大,具体如下:1、两个药物的处方组成不同:红花油和正方红花油都含有水...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 乌鸡白凤丸主要治什么妇科病乌鸡白凤丸主要治什么妇科病

    乌鸡白凤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其主要功效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具体来说,乌鸡白凤丸主要用于治疗以下妇科疾病:1.月经不调:乌鸡白凤丸可以调理月经不调引起的症状,如月经过多...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 微量元素的检测一般需要多少钱微量元素的检测一般需要多少钱

    微量元素检测的费用因地区、医院、检测方法和检测元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微量元素检测的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检测方法、检测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地区和医院的差异,以及是否使用...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 老人口干口苦是什么原因老人口干口苦是什么原因

    老人口干口苦可能是饮食因素、环境因素、脾胃虚弱、胃火旺盛、肝火旺盛等原因所导致。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饮食因素:如果患者在短时间内吃过咸或者是过甜食物,...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 16岁孩子能喝强力枇杷露吗16岁孩子能喝强力枇杷露吗

    儿童禁止服用强力枇杷露,而16岁孩子一般可以服用该药,具体用药应遵医嘱进行。强力枇杷露是一种中成药,由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等中药组成。可以用于改善支气管炎咳嗽,具有养阴敛肺、...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 鹅蛋冲水喝的功效鹅蛋冲水喝的功效

    鹅蛋冲水喝的功效,主要是助消化、健脑、提高免疫力、养颜以及预防贫血。1、助消化:鹅蛋的质地比较软,用水冲后会形成糊状物质,对胃肠道黏膜刺激性较小,可以促使胃蠕动。因此具有助消化的作用。2、...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 胰腺癌怎么分早晚期胰腺癌怎么分早晚期

    胰腺癌早期和晚期的区分,主要在临床表现不同、转移程度不同、CT检查结果不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同、治疗不同等。1、临床表现不同:胰腺癌早期,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胰腺癌晚期,可...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 太岁的功效和作用太岁的功效和作用

    太岁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肿瘤、抗氧化和调节血脂等多方面的功效。具体药物的使用需在医嘱下进行。具体如下:1. 增强免疫力:太岁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这些成分可以刺激...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 什么中药可以治疗房颤什么中药可以治疗房颤

    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一般可以使用黄芪、酸枣仁、龙骨、天麻以及人参等中药治疗,建议到正规的中医科就诊,遵医嘱合理用药。1、黄芪: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脏房...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 白细胞低不能吃什么白细胞低不能吃什么

    白细胞低时,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不能吃的有辛辣刺激性食物、生冷油腻性食物、部分寒凉、耗气伤正的食物、过度温补的食物、抗甲状腺激素药物、抗肿瘤药物等。1...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