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降转氨酶的中药有什么 肝得治胶囊与连花清瘟胶囊可以一起吃吗

降转氨酶的中药有什么 肝得治胶囊与连花清瘟胶囊可以一起吃吗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3-08-15 12:48:37 手机版

肝得治胶囊和连花清瘟胶囊能一起吃吗?

中药降转氨酶,包括大黄、黄连、五味子等中药材,以及肝得治胶囊等中药制剂。

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肝功能检测项目,能反映是否有肝炎等损伤,并且更加敏感。降转氨酶主要用于保护肝脏。

降低转氨酶的中草药包括大黄、黄芩、黄连、五味子、甘草、虎杖、银陈、金钱草、苦参等,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四种诊断和人参,识别病因和病机,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

,

中药制剂包括肝得治胶囊、护肝片等。肝脏治疗胶囊由五味子提取物、黄芩、桑椹丹参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护肝理脾、降低转氨酶的功效。用于延展性和慢性肝炎;肝片由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组成。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的功效,可降低转氨酶,用于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

最近更新

  • 哪四种人不能吃鹅肉哪四种人不能吃鹅肉

    通常没有四种人不能吃鹅肉的说法。鹅肉营养非常丰富,能为人体提供一定的营养,但是内火太旺、过敏体质、痛风、手术后或者身上有伤口的人、肠胃不好等人群,不建议吃鹅肉。1、内火太旺:从中医的角度来...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

  • 鹿鞭丸的功效和作用鹿鞭丸的功效和作用

    鹿鞭丸是一种滋补品,主要由鹿鞭、山羊鞭、马鞭、人参等多种中药材组成,具有补肾壮阳、宁心安神、强筋健骨、益精填髓、活血化瘀等功效和作用。1、补肾壮阳:鹿鞭丸当中含有睾丸酮、雌二醇激素等成分,...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

  • 海带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海带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海带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消痰软坚、利尿消肿等,其脾胃虚寒者慎服,其食用方法主要有煎服、凉拌等。具体介绍如下:一、海带的功效与作用1、消痰软坚:海带的纤维素可以清除附在消化道上的细菌霉菌及废...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

  • 决明子菊花茶可以加冰糖吗决明子菊花茶可以加冰糖吗

    决明子菊花茶可以加冰糖饮用。决明子菊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泻火的功效作用,加入冰糖后能够改善口味,也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避免了决明子菊花茶偏寒凉,避免刺激胃。菊花决明子茶适合于肝火...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

  • 参苓白术丸与逍遥丸哪个效果好参苓白术丸与逍遥丸哪个效果好

    参苓白术丸具有健脾、益气、祛湿等功效,而逍遥丸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功效,两种药物效果类似,且均有健脾功效,所以两种药物的效果都比较好。参苓白术丸为中成药,通常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

  • 糙米的功效与作用糙米的功效与作用

    糙米作为一种粗粮,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血管清洁工”。通过合理食用糙米,可以帮助清除血管垃圾、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增强免疫力以及预防便秘。1.清除血管垃圾:糙米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吸附并...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

  • 阳瘘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阳瘘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阳瘘一般是指阳痿,是常见的一种男性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目前没有明确的最佳治疗阳痿的方法。常见导致阳痿的原因有生理性因素、年龄因素、药物因素、静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

  • 茯苓的功效作用与主治茯苓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茯苓的功效作用与主治主要包括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增强免疫力、渗湿利水、抗肿瘤等几点,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治疗。1、益脾和胃:茯苓具有温和的健脾胃特性,能够有效地调节...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

  •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党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党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功效与作用,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治疗。1.补气养血: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疲劳、乏力、面...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

  • 参茸颗粒与参茸丸的区别参茸颗粒与参茸丸的区别

    参茸颗粒与参茸丸主要是成分不同、功效不同、主治不同、价格不同、副作用不同等区别,在应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1、成分不同:参茸丸是一种中成药物,主要是有熟地黄、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