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有效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有哪些?

有效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有哪些?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1-22 10:09:09 手机版

夏天燥热,很多时候饮食不注意,或者休息不好都很容易造成口腔溃疡。口腔溃疡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口腔溃疡疼痛影响进食,因此要积极调理。那么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治疗口腔溃疡的小偏方。

一、云南白药适量

制用法:外敷溃疡创南,每日2次,一般2-3天可痊愈。

适应症:复发性口疮

二、甘草、硼砂各20克,冰片10克,青黛25克

制用法:将上药研粉拌匀。取少许涂于口腔溃疡处,每日3次。

适应症:复发性口疮

三、鲜蒲公英120克

制用法:洗净放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沸约20分钟,过滤去渣,浓缩成250毫升。分4次漱口兼内服,连用3-5天即愈。

适应症:复发性口疮方剂8

四、茵陈30克

制用法:用水洗净切碎,放入瓷缸内,加入开水300毫升,浸泡24小时后每天取水漱口数次。

适应症:单纯性口疮方剂6

以上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几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小偏方,小编提醒,如果溃疡严重的还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最近更新

  • 水蛭冻干粉的功效与作用水蛭冻干粉的功效与作用

    水蛭冻干粉为黑褐色粉末状物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水蛭素等。水蛭冻干粉,气腥,味咸、苦,性平,有小毒,归肝经,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的功效。1、破血通经:水蛭喜食人血,且其性平缓善入,性...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

  •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金钱草可帮助净化空气、改善室内湿度、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疲劳等,目前潮湿一种植物也有一定药用价值,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净化空气:金钱草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能力,可以吸收空...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

  • 地梨子的功效与作用地梨子的功效与作用

    辅助答案:地梨子又称荸荠、马蹄,是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的球茎。性味甘、寒。具有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的功效。1、清热止渴:体内有热则津液受损,可表现为壮热、面赤、心烦、大渴等不适,地梨...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

  • 花椒泡脚有什么作用与功效花椒泡脚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花椒泡脚的作用与功效主要有驱寒去湿、抗菌消炎、缓解疲劳、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身体排毒等。1、驱寒祛湿:花椒性温,味辛。用花椒泡脚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气和湿气。...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

  •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栀子可以起到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散结、抗菌抗病毒、清肝明目等功效与作用,需要到医院检查以后配合医生服用。1、清热解毒:栀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口腔溃疡、咽喉肿痛...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

  • 影响顶泌汗腺分泌的因素是什么影响顶泌汗腺分泌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顶泌汗腺分泌的因素包括性激素的分泌、家族遗传性因素、情绪波动因素以及细菌感染因素等。所谓的顶泌汗腺是指位于人体腋窝、乳晕区、大阴唇部位、脐周围、肛门周围的一种汗腺,又被称为大汗腺。由于...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

  • 舌头后面有青筋是怎么回事舌头后面有青筋是怎么回事

    舌头后面有青筋可能是正常现象、舌下瘀血、气滞血瘀、肝火旺盛、湿气重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正常现象:在平时如果吃冰淇淋和冰镇西瓜等寒...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

  • 祛湿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祛湿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祛湿一般没有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多喝水、运动排汗、中药调理以及保持室内干燥等方法进行改善,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1.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多湿热性食物,如油腻、辛辣、生冷、甜食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

  • 小孩肾气不足吃什么能补过来小孩肾气不足吃什么能补过来

    小孩肾气不足,症状表现多为生长缓慢、腰膝酸痛、尿频、尿不尽、虚弱、精神不振、记忆力不好等;对于症状不严重的,通常建议食疗改善;症状严重的,则建议依据肾气不足的具体症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

  • 苦苣菜的功效与作用苦苣菜的功效与作用

    苦苣菜,又名苦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因其苦味而得名,具有多种保健和治疗功效。苦苣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促进消化、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降血压和护肝利胆的作用。具体如下:1.清热解毒:苦...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