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酢浆草萝卜根可以吃吗
酢浆草萝卜根是可以吃的,不仅有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1、食用价值:酢浆草是农村路边的常见植物,其根茎萝卜根是可以吃的,味甜微苦,可以洗净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拌菜以及腌着吃都可以,味道酥脆,晶莹剔透。酢浆草的萝卜根,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同时还含有钙、铁、磷等营养物质,适量吃可以帮助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2、药用价值:酢浆草全株皆可入,味酸而且性寒,主要具有凉血散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夏季痢疾、咽喉肿痛、皮肤感染、痈肿疮毒、黄疸、小便不利等,外用治疗蚊虫叮咬导致的瘙痒红肿,皮肤感染出现的红肿热痛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 顽固性舌苔厚腻不退
顽固性舌苔厚腻不退,考虑是脾胃湿热、脾肾阳虚等引起的,可以通过服用中成药调理、生活调理缓解症状,具体如下:
1、脾胃湿热:平时饮食不节,经常进食太多肉类、油腻的食物,导致肠胃积滞,所以出现顽固性舌苔厚腻、纳少厌食、腹胀、嗳气等症候,可以服用复方黄连素片、黄疸茵陈颗粒等药物清利湿热,改善症状,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量多次进食,给胃肠道减轻负担。
2、脾肾阳虚:脾肾久病容易诱发脾肾阳虚,表现为舌苔白厚腻,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复方补骨脂颗粒等中成药调理。
顽固性舌苔厚腻,平时要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放松心情。饮食不要进食寒凉、滋腻厚重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改善症状。
3 孩子脸黄没精神怎么回事
孩子脸黄没精神,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睡眠质量不佳、饮食不当、贫血、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胃炎等导致。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检查与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详情如下:
1、遗传因素:孩子的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脸色发黄、精神状态不佳,例如遗传性黄疸等。对于遗传因素引起的脸黄没精神,治疗重点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果孩子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关治疗。
2、睡眠质量不佳:缺乏足够的睡眠会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外观,导致面容黯淡,没有精神。家长可以多关注孩子的睡眠环境、作息时间等,尽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如果孩子存在睡眠障碍,可以考虑使用安神类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谷维素、维生素B1、劳拉西泮等药物。
3、饮食不当:孩子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情况,从而引起脸色发黄、精神状态不佳。例如,孩子可能摄入过多油腻、生冷、辛辣等食物,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营养吸收不足。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避免给孩子吃过多的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可以遵循医嘱适当给孩子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维生素C片、鱼肝油等补充微量元素。
4、贫血:孩子贫血时,脸色会显得苍白、发黄,同时可能出现乏力、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例如,孩子可能因为挑食、偏食等原因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建议饮食中应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脏等。如贫血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治疗,如硫酸亚铁颗粒、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
5、肝功能异常:肝脏是体内处理废物和毒素的重要器官,如果肝功能受损或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皮肤黄疸、乏力和没精神等症状。如果孩子肝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找出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比较常见的保肝药物有护肝宁片、葡醛内酯、甘草酸二铵等。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新陈代谢,从而引起脸色发黄、乏力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常见的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三碘甲状腺氨酸钠片等。
7、胃炎:胃炎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引起脸色发黄、精神状态不佳。如果孩子患有胃炎,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通常会开具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比较常见的药物有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硫糖铝等。
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和饮食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如果孩子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4 婴儿黄疸母亲要忌口鸡蛋吗
婴儿轻度黄疸,母亲通常是不需要忌口鸡蛋的,婴儿黄疸比较严重,母亲通常是需要忌口鸡蛋。
1、不需要忌口鸡蛋:婴儿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现象,可能是因为脏器发育不良引起,会出现体内胆红素分泌增多和代谢变慢还会引发黄疸。婴儿出现轻度黄疸,在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通常是不需要忌口鸡蛋,鸡蛋是比较常见的食物,适量吃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和增强体质,并不会对黄疸造成影响。
2、需要忌口鸡蛋:婴儿出现比较严重黄疸,母亲需要及时调整饮食,通常是不可以吃鸡蛋,尤其是鸡蛋蛋黄部分,在大量摄入后可能会影响到乳汁质量,在婴儿吃奶后会导致胆固醇的消化能力下降,还会引起黄疸加重。
婴儿黄疸在母乳期间妈妈要保持饮食均衡,可以适当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增加身体代谢。
5 新生儿黄疸15到18要紧不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当黄疸值达到15到18mg/dl时,其严重性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新生儿的日龄、出生胎龄以及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出生仅1日龄的新生儿,尤其是3537周出生的早产儿,若伴有高危因素如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缺氧窒息、酸中毒或低血糖等,黄疸值达到1518mg/dl则可能属于严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如换血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生大于5日龄的、在38周以后出生的健康新生儿,黄疸值在15~18mg/dl时,虽然相对较安全,但仍应积极干预,如口服益生菌,并进行动态监测。高危因素的存在会显著增加黄疸的严重性和风险。这些高危因素包括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缺氧窒息、酸中毒或低血糖等。当新生儿存在这些高危因素时,即使黄疸值在正常范围内,也应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到3天出现,4到6天达到高峰,在7到10天内消退。如果黄疸值在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内逐渐上升并在正常时间内消退,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病理性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持续时间长,不易消退。如果黄疸值在15~18mg/dl且符合病理性黄疸的特征,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推荐阅读
除湿气没有什么药物治疗最好最快。湿气是中医常见的病因之一,对人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常见的湿气症状包括头晕、恶心、腹痛、便溏、肢体乏力等。针对湿气的药物有多种选择,一般包括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散、二陈汤、五苓散和茵陈蒿汤等。具体如下:1、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
# 功效 # 作用 # 用药
60人浏览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部分新生儿极不典型,有些没症状,仅表现为嗜睡、少吃、少哭、少动等。如发生黄疸、肝脾肿大、休克等症状时,则要高度怀疑新生儿败血症,经规范化治疗后一般能够治好。具
# 用药 # 新生儿黄疸 # 休克
198人浏览新生儿体温的正常范围在36.5℃到37.5℃之间。环境温度、衣物穿着、喂养情况、疾病感染和新生儿黄疸等因素都会影响新生儿的体温。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环境温度:新生儿体温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都会导致体温异
# 宜 # 新生儿黄疸 # 感冒
119人浏览婴儿黄疸,妈妈一般是能适量吃鸡蛋,饮食禁忌一般包括西瓜、辣椒、火锅、肥肉、腊肉等,恢复期间还要定时就医检查。1、西瓜:婴儿黄疸妈妈对饮食要求比较严格,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适量吃鸡蛋进行补充。但是也有很多禁忌,通常是不可以吃西瓜,西瓜属于寒凉性食物,可以影响乳汁质
# 禁忌 # 成分 # 温热
89人浏览孩子的皮肤越来越黄,可能有多种原因导致,包括遗传因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紫外线照射、贫血、肝功能问题等。具体分析如下:1、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的皮肤色素较深,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与个人的族裔背景有关。2、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维生素B12是一种重
# 缺铁性贫血 # 肝功能异常 # 眼白
127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