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有血主要考虑口腔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如口腔扁平苔藓、牙周炎等;恶性肿瘤如舌癌、颊黏膜癌等;血液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胃炎、胃溃疡等。具体如下:
一、口腔疾病:口腔内牙周疾病和口腔黏膜受损都可能导致口腔中有血,以常见的牙周炎和口腔扁平苔藓为例。
1、急性牙周炎:由于牙周组织形成脓肿,患者有牙齿松动、疼痛等症状,伴有口腔内脓血流出。牙周炎病因多样,可因牙龈外伤、牙周清洁度不够等原因造成感染。治疗主要以抗感染为主,可以使用头孢克肟、头孢拉定或甲硝唑等抗生素,同时注意保持牙周清洁,勤刷牙勤漱口。
2、口腔扁平苔藓: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典型的皮损特征为针头大小的小丘疹连成白色或灰色细条纹,伴有粘膜红斑、充血、糜烂、溃烂等皮损表现。治疗以去除刺激因素,消除感染为主,可以用氯己定或制霉菌素含漱,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醋酸泼尼松等药物。
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如舌癌、颊黏膜癌、鼻咽癌甚至喉癌等,都可因癌症侵犯周围组织或癌组织破溃引起出血。鼻咽癌和喉癌出血后,血液可通过鼻腔或咽喉气管反流进入口腔。通常情况下除出血症状外,还伴有相应的局部症状,如呼吸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口齿不清等;根据病理检查确诊后,需要及时进行癌症根治切除,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三、血液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友病、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可能出现凝血障碍和口腔血泡等症状,可伴有胸骨疼痛、皮下血肿或脾脏肿大;根据血细胞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血液病治疗药物因病因不同而不同,ITP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雄性激素;白血病可以选用甲氨蝶呤、泼尼松等化疗,或放射治疗。
四、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造成胃底出血,通过呕血的方式引起口腔内有血液,通常还会伴有胃酸和消化性食物等胃内容物,消化系统疾病还可能会伴有明显的上腹部疼痛、胀气、嗳气等症状。治疗时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对于出血症状可以加用生长抑素、血管升压素等;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以用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热凝固等。
口腔有血的情况原因多样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查明病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用药时需要根据医生指导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