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对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量及治疗疾病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排气、消毒与穿刺、调节滴速、输液与拔针、清理与记录等。具体需由医生进行操作。
1、前期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检查核对患者的姓名等个人信息以及输注的相关药物信息是否一致。
询问过敏史:询问患者是否对输注的相关药物有过敏史,并进行必要的皮试。
准备物品:备齐输液器、无菌持物钳、皮肤消毒液、棉签、弯盘、开瓶器等所需物品。
2、排气:
检查输液器有效期及包装,确保无破损后打开,关闭调节器。
将输液管及排气管针头插入瓶塞(袋装输液不用插排气管),倒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
对输液管进行排气,确保导管和针头内无空气。
3、消毒与穿刺:
选择四肢的浅表静脉作为穿刺点,使用碘伏或75%的酒精对穿刺部位进行2-3次消毒。
待消毒液挥发后,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针。
4、调节滴速: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药物性质等因素,调节至合适的滴速。
成人一般为40~60滴/分,儿童为20~40滴/分。
5、输液与拔针: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确保输液顺利。
输液完毕后,轻轻揭开固定胶布,用棉签或小纱布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针并持续按压片刻,直至无出血。
6、清理与记录:
清理用物,输液器需进行毁形处理。
记录输液名称、时间、量、滴速等信息。
在整个静脉输液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