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双羊喉痹通颗粒是饭后多久服用

双羊喉痹通颗粒是饭后多久服用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5-05-05 18:00:00 手机版

双羊喉痹通颗粒一般建议饭后半小时服用,可以避免造成胃肠道不适症状。

双羊喉痹通颗粒是一种中成药,由野烟叶、羊耳菊、荆芥、薄荷、矮地茶、僵蚕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所致的咽喉肿痛症状。在服用双羊喉痹通颗粒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孕妇以及糖尿病患者禁用本药物,由于本药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所以脾虚者以及风寒感冒咽痛者慎用。儿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能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并且忌烟酒以及辛辣鱼腥的食物。

双羊喉痹通颗粒一般建议饭后半小时服用,能够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饭后半小时胃内胃酸含量较少,可以促进药物更好地吸收。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按照医生的指导,严格遵循医嘱服用药物。

双羊喉痹通颗粒成分中的野烟叶具有一定的毒性,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对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患者不可盲目加大剂量服用,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等,应立即停止用药,严重时需前往医院就诊。

最近更新

  • 抵抗力差吃什么可以增强抵抗力抵抗力差吃什么可以增强抵抗力

    要增强抵抗力,关键在于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全面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健康蛋白质,坚果和种子,有助于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 沙棘原浆的功效与主治是什么沙棘原浆的功效与主治是什么

    沙棘原浆是由沙棘果实榨取而成的浆果汁,具有提高免疫力、护眼保健、促进消化,、改善心血管健康皮肤保养等功效,主治眼部或者是消化系统疾病,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治疗。1、提高免疫力:沙棘原浆富含...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 涩味药有哪些作用涩味药有哪些作用

    涩味药是中药的一种,作用是收敛固涩、止泻、止血、止汗、消炎等。涩味药通常用于治疗功能性胃肠病、腹泻、咳嗽、口腔溃疡、脱发等症状。常用的涩味药包括乌梅、五味子、杏仁等。1、收敛固涩:涩味药具...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 男性冬天手出汗怎么回事男性冬天手出汗怎么回事

    男性冬天手出汗一般是室内温度过高、内分泌失调、多汗症、神经炎、肾阳虚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室内温度过高:如果在室内温度比较高的情况...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 生姜去湿气最快的一招生姜去湿气最快的一招

    生姜去湿气没有最快的一招,常见的去湿气方法有生姜红糖水、生姜泡脚、生姜贴、生姜食疗和生姜按摩。1.生姜红糖水:生姜红糖水有助于驱散体内湿气,特别适用于寒湿体质。生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 早上有眼屎口苦口干舌燥放屁多怎么回事早上有眼屎口苦口干舌燥放屁多怎么回事

    早上有眼屎,口苦口干舌燥,放屁多等症状,考虑可能与肝火旺盛、体内湿热、胃肠积热、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治疗。具体如下:1、肝火旺盛:通常是由于肝阳...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 备孕五子衍宗丸能吃吗备孕五子衍宗丸能吃吗

    备孕在医生医嘱下,是可以服用五子衍宗丸的。五子衍宗丸有着补肾填精的功效,对于备孕是有一定帮助的,尤其是存在肾精亏虚的人群。具体药物的使用,必须遵医嘱进行,不可自行擅用。五子衍宗丸的主要药物...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 什么食物含有软骨素什么食物含有软骨素

    软骨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软骨和结缔组织中的化合物,可提高软骨组织的弹性和抗损伤能力,含有大量软骨素的食物对于保护关节和促进关节健康非常重要。常见的常见的含有软骨素的食物有三文鱼、鳕鱼、猪蹄、...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 藏红花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藏红花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藏红花的有效期一般是2~5年,具体的时间与储存是否得当有关,要注意防潮、遮光、冷藏储存。藏红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如果注意防潮遮光冷藏储存,一般有效期是2~5年,超过5年不建议再食用,藏...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 醋延胡索的副作用醋延胡索的副作用

    醋延胡索是一味中药,通过将延胡索经过炮制而制成,部分患者服用醋延胡索后,特别是用药过量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症状,严重还可引起眩晕、乏力、心悸等症状。因此醋延胡索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用...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5-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