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是细胞生物,目前主要致病的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脲原体等。
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它属于能够在没有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微生物。支原体大小为0.3~0.5um左右,基因组为双股环状的DNA,没有固定形态,表现为高度的多形性,革兰氏染色阴性。
目前常见的致病的支原体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及脲原体,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可感染人体肺部,导致间质性肺炎。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发热、肌肉痛、咽痛等,临床诊疗,建议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
脲原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感染之后可导致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在感染脲原体后表现为尿道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可通过分泌物培养确诊。
支原体的治疗主要是使用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例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治疗需要达到足够疗程才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