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有一种感冒药,父母应该经常使用,但新手父母去OTC药店买药很容易犯错误,看到感冒清热颗粒有两个词,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必须治疗喉咙痛和其他热证据。清热,应该是对症风热感冒。抱着这个想法的家长一定错过了药品说明书,上面写着:该药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它治疗风寒的外感,这也提醒家长,给宝宝吃药时,一定要注意说明书中的功效对症和儿童的剂量。如何使用这种太常见的儿童感冒药?

感冒清热颗粒治疗风寒外感

感冒清热颗粒虽然有清热两个字,但主要治疗风寒外感。既然清热,为什么能驱寒?虽然我们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类,但很多家长还是会发现自己分不清。这是因为纯风热或纯风冷外感的宝宝太少了。

我们之前说过,感冒的主要症状是发热轻、恶寒重、流鼻涕、头痛、鼻塞等。但现实往往是,婴儿的大部分症状都对应于感冒和感冒,但同时也有喉咙痛、舌头、眼睛红等热证据,辩证似是而非,不知道如何用药。而感冒清热颗粒实际上是一种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肌、疏达理、透邪外出等功能。荆芥、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白芷等构成感冒清热颗粒的绝大多数中草药都是常见的解表中草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无论性味如何,都有很强的向外发散的驱动力,可以将外邪推出体外。

如果宝宝感冒后发烧,体内缺乏体液,那么用解表剂驱邪,出汗,本身就会失去阴津。体液较少,内部的虚拟热量就会上升。因此,感冒清热颗粒不是风热外感的热量,而是风冷外感中的热量。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宝宝处于风寒外感的早期阶段,比如吹风吹空调后开始怕冷,刚开始打喷嚏,流鼻涕,喉咙有点不舒服,但不是很严重,喝一些紫苏泡水,淡豆豉水,也可以很好。如果你不能在外面煮水,服用冷热颗粒也可以是紧急情况。

婴儿的具体剂量为:1~3岁一次1/3包,一天2次;4~7岁1/2包,一天2次;8~12岁一次,一天两次。年龄较小的孩子也可以选择“儿童感冒清热颗粒”——儿童口服液:每次10ml,每天2次;每次10ml,每天3次。

没有必要预防感冒清热颗粒

既然感冒清热颗粒是解表剂,为什么不能用来驱散风热病邪,治疗风热感冒呢?这是因为感冒清热颗粒又热又干,不适合风热感冒的儿童服用。此外,虽然它有凉爽的效果,但效果相对较弱,如果婴儿明显阴缺乏内热,甚至热症状覆盖感冒,形成表热冷,感冒清热颗粒效果不太好。

为了正确清热解表,银翘散是治疗风热感冒的首选。有家长问,能不能给宝宝喝感冒清热颗粒来预防流感?我不赞成这种保健方法。宝宝不生病的根本就是正气足。有很多安全有效的饮食疗法可以做到,没必要吃药预防。

感冒和积热怎么用这种药?

感冒+虚热的宝宝经常喉咙发红、肿胀、干燥、哑巴,舌头和眼睛发红,经常口干喝水。而积热实热的宝宝,明显是吃了不消化,体内有垃圾堵塞,舌苔黄腻,有口气,大便臭,晚上睡不稳。

如果有积热,也可以使用感冒清热颗粒,但清热力度不够,不能促进脾胃健康,疏通积食。此时,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感冒清热颗粒+保和口服液/保和丸。驱邪同时排出积滞和湿热,兼顾体液流失的虚热。

如果宝宝是冷热的混合物,但热证太高,覆盖了原来的表面感冒症状,如风热感冒(如浓黄流鼻涕,突出高热),有冷线索(如怕冷,舌苔白厚),此时,可以主要用银翘散热,同时用感冒清热颗粒解决表面感冒。

有时,显然使用正确的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因为调节没有跟上。因此,无论风、冷、热,婴儿在感冒期间,都必须清淡饮食,更需要喝更多的水,喝米汤来补充体液。

保和丸

保和丸 生产厂家:广东宏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宏兴制药厂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查看详情